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加重,失眠症越来越普遍且年轻化。西医治疗失眠症呈现副作用大、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而中医治疗不寐多选用中药治疗,但通过文献能够发现不寐的病因病机相对其他疾病较为复杂,疗效不稳定,且容易复发。本研究通过揿针疗法,观察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收集2018年黎敬波教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门诊的失眠症患者,总结不寐的证候分型、证型分布以及证型与症状等因素的关系。第二部分收集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揿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揿针治疗组选取皮质下、合谷、太冲、足三里、照海、申脉(均双侧)及中脘穴,嘱咐睡前30min自我按压一次贴穴处,留针2日,14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进行2个疗程。对照组又称假治疗组,用以肤色胶布(不加揿针,但贴敷大小与治疗组相同)贴于同样穴位进行治疗,操作手法与疗程同治疗组一致。两组都分别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沟通交流等形式缓解患者心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最终,两组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观测及多导睡眠脑电图检测评定疗效。结果:第一部分的研究发现失眠症的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型人数最多,为307例(20%);其次为气血两虚型282例(18%);气阴两虚型218例(14%);痰浊阻滞型212例(13%);肝郁血虚210例(13%);肝郁气滞型204例(13%);阴虚湿热型115例(7%);其他证型为26例(2%),包括阴虚阳亢型、脾肾阴虚型等。中医证型与年龄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发病年龄小于30岁的失眠症患者以肝郁脾虚型的为主,而发病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以肝郁气滞型和气阴两虚型为主。不寐的中医证型与病程也有统计学差异。病程小于5年,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其次是气血两虚型;病程大于5年的患者,以气阴两虚型最常见,其次为痰浊阻滞型。307例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症状出现频次依次为难入睡(301)、易醒(291)、胃脘部疼痛(203)、胸胁部疼痛(195)、腹泻(191)、嗳气(184)、心烦(183)、纳少(176)、头晕(154)等。第二部分的研究发现,揿针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别,揿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经统计学处理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揿针组在治疗失眠症方面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睡眠进程各项指标比较发现,揿针组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睡眠结构比较,揿针组与对照组Nl期和REM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期延长有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比较发现,揿针组治疗后PSQI各项指标评分除睡眠障碍项目其余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PSQI各项指标评分除睡眠时间、催眠药物,其余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PSQI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比较发现,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以年轻人多见,且病程较短(小于5年),症状除了难入睡、易醒等失眠症状,其次出现频率为胃脘部疼痛、胸胁部疼痛、腹泻、嗳气等。经治疗后揿针组和对照组比较,多导睡眠脑电图PSG检测显示睡眠结构与睡眠进程都存在差异,PSG检测客观评估失眠的诊断与疗效。揿针治疗通过针刺络脉从而调节人体阴阳,从而进一步调和气血最终达到调和营卫的作用,提高了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形成“络脉-经络-气血-营卫-睡眠”治疗体系,更好的解决失眠所带来的临床症状。且揿针利于携带、较为方便、安全,是本病更为便捷的、易于接受的治疗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