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我国的出口中包含许多他国中间产品的价值投入。全球价值链将产品的生产流程分割成不同的环节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完成,多次跨越国界的中间产品使得传统贸易统计存在重复计算,“虚高”了价值链末端国家的出口总额。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随着出口总量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但其在出口中的比重却逐年下降,比值低于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真实的出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还关系着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必须研究影响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具体因素及其影响机制,从而相应地制定合理的针对性政策。本文从WTO、OECD、国家统计局等网站获取研究所需的基础数据。首先,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现状,并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作了比较分析,从宏观经济层面研究其影响因素;然后,利用Hummels投入产出法测算1995-2011年期间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法对我国35个产业的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做了进一步的详细研究;最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行业规模、R&D投入、劳动报酬、外商资本、能源利用等五个角度对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取得以下结论:1、虽然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总量随着出口贸易规模扩张而快速增长,但其在出口额中的比重却逐年下降,目前,比值低于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2、行业规模增速、劳动报酬、R&D投入对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行业规模增速的促进作用受规模经济效应的制约,使得我国不能过分依赖规模的外延性扩张;劳动素质与报酬的提升及R&D投入才是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提高的内生可持续动力。3、外商资本及能源利用对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影响程度较小。该两种要素都有利于促进出口贸易总规模的增长,但外商资本、能源的直接投入无法有效提高出口贸易国内增值,且容易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本文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提出了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