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最近30年以来的流通产业发展历程验证了经济理论对产业结构与就业变迁的经典讨论,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并非是同步进行的。这种非同步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流通产业因其自身特性对就业吸纳的积极促进作用。随着流通产业增加值的迅速提升,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概括而言,它会通过齿轮效应进一步影响就业结构乃至国民经济的运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流通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高,但在教育程度逐步提高的背景下,自愿失业已逐渐成为限制流通产业发挥就业吸纳功能的重要因素。基于这样的现实,本文拟对中国流通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就业吸纳力变动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就一些关键性命题进行经验性实证检验。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做出回顾和评论的基础上,以产业经济学、流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在理论上构建了流通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吸纳力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研究了科技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就业数量和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或收入水平会间接影响总体就业的一些情形,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哈罗德技术中性、索洛技术中性、希克斯技术中性等范畴对流通产业变动中就业吸纳的技术类型展开了讨论。就技术进步的类型而言,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排斥效应大,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排斥效应小。这些问题在流通产业有着比较明显的体现。针对市场层面的就业结构变动,本文在较为宽广的意义上探讨了流通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就业吸纳问题,认为如果在流通产业中资本扩张的规模与速度超过资本深化的程度,则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排斥效应会被削弱,就业人数可能会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这就是说,技术进步有着通过产业结构影响总体就业的间接效应,相对于其他产业,它对总体就业的间接效应则不是很明显,同时,流通产业结构变动还要受到资源条件和资源禀赋、人口素质、资金和商品供求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至于收入水平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情形下的消费支出,并通过对它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流通产业结构变动下的就业吸纳问题。本文对流通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不局限于区域问的横向比较,而是具体到了省际个体性差异分析。在技术手段上本文基于Kalz、Murphy、Smith、Ricardo以及众多国内学者关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收入水平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关联性的研究,选取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和代表科技发展水平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双对数线性面板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变动所引致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比较。最后还通过因子分析来考察省际个体性差异。本文实证检验的结果揭示:(1)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增加值具有良好的就业创造潜力,这一方面与该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受限于当地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2)通过对结构偏离度的测算可知,在两个地区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及零售业结构偏离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东部地区住宿餐饮业的负向结构偏离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这使得东部地区流通产业的总体劳动生产率偏低,增加一单位流通产业增加值对总体就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3)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就业对总体就业的带动作用更大,一方面是由于东部地区流通产业本身从业人员数量较多,基数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收入效应的滞后性。流通产业发展与就业增加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建立。(4)东部地区流通产业企业法人数对总体就业的负向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的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带来的非自愿失业人数往往比中西部地区更多。(5)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状况良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更有利于流通产业发展,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区就业的带动作用也更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流通产业政策提供了实践指导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