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分型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肾脏受累常见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近年来有不少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肾脏病理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2010年Berden等人[1]首次提出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分型,即局灶型、新月体型、混合型、硬化型;并指出该分型与患者预后相关。但至今未见对该分型的准确性及临床实用性的验证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不同类型和预后的关系,我们对Berden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验证,并探讨其在治疗方面的指导意义。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单项的肾脏病理病变;按照Berden方法分型,探讨其对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的意义。   方法:   (1)单项病理病变与预后的相关性:我们收集了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经皮肾活检,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病理病变与肾功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并用多重线性回归探寻影响肾功能的独立病理预测因素。   (2)Berden分型对预后、治疗的指导意义:我们将以上患者按照Berden分型的流程分为四型,比较四型患者肾功能变化、肾脏长期替代治疗及死亡率的差异。比较四型患者对治疗反应的差异及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1)正常肾小球比例与近远期肾功能水平正相关,全小球硬化及纤维性新月体的比例、小管萎缩与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均与患者近远期肾功能水平负相关;细胞性新月体比例与基线时肾功能水平有关,与随访时的肾功能水平无关,但与肾功能恢复程度正相关;有VCAM—1分子表达的肾小球、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只与基线时肾功能有关,而与随访近远期肾功能及肾功能的恢复水平均无关。(2)我院的资料显示局灶型的近远期肾功能最好、肾脏存活率最高;硬化型最差;新月体型和混合型介于之间,肾功能可明显受损但可恢复水平也最高。感染发生率在各型中相近,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患者中43%发生院内肺部感染,未冲击患者仅有5%发生院内肺部感染。所有13死亡中,与感染相关占11例。   结论:   (1)正常肾小球比例是近远期肾功能的最佳病理预测因素。(2)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建议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病理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有待更多研究。(3)Berden分型对预后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为模型,通过观察游泳训练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抗氧化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线粒体保护作用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