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族被形容为“用诗来思维、用歌来语、生来就会唱歌”的民族,在彝族的各种仪式和彝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都离不开音乐。在历史上,凉山彝族地区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彝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寻了音乐与社会及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相关文献回顾、研究方法和研究地点的选取。第二章介绍封闭的凉山彝族社会及丰富多彩的凉山彝族民歌。第三章介绍现代性及改革开放后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对凉山彝族社会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音乐的发展。第四章重点对改革开放后的凉山彝族歌曲进行选取、分类及内容分析。第五章得出结论并提出思考。
本文研究认为,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引发了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而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凉山彝族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音乐题材的变迁、风格的变迁、音乐功能的变化等都与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的变迁有关。当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现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但是复兴多和民间生活脱节,而衰退是深层的,民族音乐对传播弘扬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音乐人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增强自身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向传统优秀文化学习,传承、发展、发扬深藏在民间的那些优美旋律和优秀民族文化,保护好母语,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