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政治演讲中的象似性及其文体效果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象似性研究是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照关系,理解语言符号的深层含义,从而获取语言与认知之间的理据关系。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象似性研究体现在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修辞及句法等。同时研究也涉及多种文本,如诗歌,广告,报刊及演讲等。在演讲文本中,政治演讲是比较好的研究语料。政治演讲是政治家表达其政治立场,传达政治理念,从而达到鼓动和劝说的目的的演说。基于其强烈的说服性和煽动性,政治演讲者往往会巧妙的运用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关系,以更为隐晦的方式,间接地将其的政治意图传达给听众,从而说服听众支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各种政治演讲中,希拉里的政治演讲比较突出。近年来,卸下第一夫人的头衔后,希拉里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家在政治舞台上更为活跃。从纽约州参议员,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到美国国务卿,在每个角色的扮演过程中,她都做过激动人心的演讲。不同于传统的许多男性政治家的演讲,希拉里作为一名女性政治家,其演讲有许多可圈可点的语言亮点,而这些亮点成就了她每次极具号召力的成功演讲。本文的研究语料是希拉里的政治演讲精选集,共包括13篇政治演讲。其中,三篇是关于妇女权利的演讲。四篇是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演讲。四篇是外交及外事活动的演讲。一篇是当选纽约州参议员的演讲。一篇是毕业典礼演讲。演讲的篇幅均在两千字以上。场合不同,风格不一。本文试图从象似性的角度来研究贯穿在这些演讲中语言亮点,找到象似性的体现,挖掘出语言形式是如何对照语言意义的,找到政治演讲中的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理据,从而总结出希拉里个人的演讲特点。本文运用的理论框架是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的四原则即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主体研究了距离象似性和数量象似性的语言体现及其文体效果,次要研究了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的语言体现及其文体效果。通过语言定性研究揭示出了各个象似性原则是如何达到相应的文体效果的。通过定量研究对比发现了在以上提到的四种原则中,在希拉里的演讲中运用体现为:距离象似性最多,其次为数量象似性,最后为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同时研究也发现这些象似性原则的运用与希拉里个人的宗教信仰,其女性的特质,以及她的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紧密相关。这个研究能协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希拉里的政治演讲,也为读者更好的解读其他的政治演讲提供了认识工具,为欣赏其他演讲的语言美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有些乡村郎中喜欢用自己采集的野菊花(又名苦薏)代替菊花(又名真菊)使用,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期刊
三教关系一直以来是学术界比较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儒、释、道三教在历史中如何通过相互排斥、相互融合并在排斥与融合中彼此增进了解和共同发展也一直是学者的兴趣点所在。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发生创伤骨折或进行骨科手术后,患者的血液中出现了脂肪栓子,阻塞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微血管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该病好发生于长管状骨的骨折患者,尤其是多发生于多段股骨干骨折和骨折后实施髓内针固定术的患者,也可发生于实施了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该病是威胁此类患者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为该病是由于骨折后,患者骨髓内释放出的脂肪滴,或
期刊
全域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良好,乡村旅游已经形成特色,但仍存在总体规划控制不够、
<正> 为了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充分发挥药效,除药物剂量应适宜外,正确确定每日给药次数,即用药时间间隔也十分重要。给药次数的确定依赖于若干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药物
习惯法是在国家法以外生长起来的制度,尤其是在清朝的法律制度中,除了国家法以外,习惯法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习惯法,其发展阶段分为清入关前的习惯法和清入关后的习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