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规制法的国际合作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xwindo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而市场规制法是国家干预市场竞争的法律手段,是基本的竞争规则,它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的规制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是市场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并由于承载一定的国家经济政策目标而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概念从国内扩展到了国际,竞争在国内和国际层面同时展开。与之相伴,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也突破了国界,具有了国际性。传统的以保护本国市场有效竞争为主旨的市场规制法用来在全球范围内应对反竞争行为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产生了市场规制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然而,由于国家利益的多元化,加上法律制度自身的差异,使得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目标、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市场规制法的国际合作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市场经济初步发展阶段,充分、有序竞争的国内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却又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之中。如何兼顾国内、国际因素,设计能够促进有效竞争、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并在制定国际统一的竞争规则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规制法国际合作的必要和可能,并对已有的合作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为了给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有必要参与市场规制法的国际合作过程。为此,一方面要加紧完善国内市场规制立法,另一方面要关注国际合作动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规则的制定,并分别在这两方面提出一些策略性的建议。 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市场规制法对市场竞争的规范作用以及其政策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变迁;第二部分分析市场规制法国际合作的原因,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加以论述;第三部分从实证角度归纳市场规制法国际合作的已有实践;第四部分对国际合作的缓慢进程进行原因分析,指出我国应利用这一契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第五部分对我国参加合作的策略选择提出自己的观点。 尽管未来国际多边竞争规则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一致尚难预料,
其他文献
市场是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市场作为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涵盖着一定社会经济的各行业、部门及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再生产各环节,它是由社会
国有经济的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我们不仅仅需提出“要改革”的问题,而且要回答“怎么改”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产权制度改革,而要搞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力求在创新上有所突破。 振兴东北
前几年,潘科主编了一本名叫《照&相》的摄影学术内刊,旨在做摄影批评之类的事情,近来又有《底片——探寻熟悉的陌生人》一书问世,他从好友侯登科、胡武功大量的底片入手,通过探究他们的影像和生活轨迹,试图梳理陕西群体中这两位核心人物的思想脉络。潘科也是陕西群体中一员干将,1985年他与侯登科合作拍摄报道摄影组照《出征》引起争议,继而又在陕西群体谋划、分工的系列理论文章中撰写了《论内容与形式的若干问题》一文
本文首先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循着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延续道路,直至当前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用制度发展的现实状况,通过对我国不同时期的土地征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