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完善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证据展示也称刑事证据开示、证据交换或证据告知,是指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在诉讼的过程中依法相互展示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的活动。它伴随着英美法系的庭审对抗制而产生,已经逐步成为当前国际司法界的一个重要论题和通行做法。随着我国刑事庭审方式的改革,与之相配套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己呈明显滞后状态。因此,统一认识、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乃当务之急。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刑事证据展示制度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对我国有关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现状进行了透析,并说明了完善相关制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在详细论述了有关国家的具体规定之后,笔者对证据展示制度做了一个比较,以便于我国能从中汲取有价值的规定。最后一部分,笔者从证据展示适用范围、展示主体、展示范围、展示时间和地点、展示方式、法官在证据展示中的作用和对违反证据展示义务的制裁措施等七个方面重点阐述对完善我国证据展示制度的设想。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技实力的竞争,其焦点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谁拥有高新技术优势,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主动权。为此,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己成
任何社会都有一套维系自身稳定和发展的社会整合机制。在中国传统时期,主要是靠社区内部的道德伦理、宗族等这样一些组织和制度资源以及国家在此方面的制度与文化上的安排和调
本文以欧美与中国学者的视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和文本解读的方法,详细探讨了在伊拉克战争背景下欧盟的行为表现;尤其在跨大西洋关系和欧盟内部成员国关系上发生的种种变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专门加以论述。近些年
国家制定法的内容不管有多么严密,都不可能调整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关系,而由于制定法的滞后性和刚性特点,又使国家不得不花费高昂的成本来制定、实施法律,这其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