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儿童安全事故的报道,儿童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社会环境的复杂、家长监管的疏忽、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等一系列原因造成儿童安全事故频发,毒奶粉“大头娃娃”事件、苏丹红事件、非法疫苗案件等众多危害儿童的非法事件让广大家长不知所措。如何还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安全的空间里健康成长,成为了众多学者们研究探讨的话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人走出家乡到异地打拼,成为了生活在非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口,而急剧增长的流动人口数量中有一大部分是打工者父母所带出家门的流动儿童。目前我国学术界将关注的重心仍然放在留守儿童方面上,却忽视了数量快速增长的流动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安全问题。正因为如此,每年暑假流动儿童安全事故成为了各大媒体的报道重点,但社会上却还没有可行性的改善方法与措施。“城中村”流动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因其生活环境及自身的特殊性,使笔者更加关注这些流动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笔者曾有幸参与深圳市L机构关于“城中村”流动儿童安全预防与自救项目,在项目中了解并接触到一些“城中村”的流动儿童。因此,笔者希望通过社会工作的视角,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技巧对项目进行介绍并分析,同时结合以往专家学者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对现如今“城中村”流动儿童安全教育总结出一些可行性的做法与措施,为未来加强有关“城中村”乃至其他流动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提供具体操作指导与参考,促进流动儿童问题在实践中的解决。本文通过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在第一章绪论部分,笔者针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分析了国内外对流动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文献综述,同时也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其次,在第二章笔者对“流动儿童”、“城中村”等相关概念及所采用的理论进行阐述,在第三章对“城中村”流动儿童安全需求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城中村”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以及户外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意外伤害出现率较大。同时,笔者根据需求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分别从家庭自身主观方面、学校的管理方面以及政府与社会的重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论述。笔者在第四章以所参与的A项目为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对社会工作介入下“城中村”流动儿童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重点论述,并对社工介入后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总结优缺点。最后,根据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对“城中村”流动儿童安全问题总结出几点启示,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