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期刊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本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2000年1月~2015年10月在(CNKI)、万方、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医学期刊中关于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中医证候和药物信息的提取及归纳,并用SPSS16.0和中医传承辅助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该病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及用药频次、归经、性味等进行归纳及分析,从而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58篇文献。结果表明,约有142种药物,使用频率2235次。常见中医证型,其中证型频率占总频数比例在5%以上证型有6个依次为大肠湿热型(19.72%)、肝郁脾虚型(16.97%)、脾肾阳虚型(16.51%)、脾胃虚弱型(8.72%)、脾虚湿阻型(7.80%)、寒热错杂型(5.05%);病位要素由高到低为脾(46.75%)、肾(18.70%)、肝(16.26%)、胃(12.60%)、大肠(5.69%);病性要素以湿(32.03%)、火(热)(28.14%)、阳虚(16.02%)、寒(6.49%)、气滞(郁)(4.76%)、气虚(4.33%)为主,累积频率91.77%;频次药物以白术为首,甘草次之,党参、陈皮、吴茱萸、白芍、当归、木香、黄连、茯苓位居前十;归经以脾(25.42%)、胃(16.58%)、肺(12.48%)、肝(10.42%)、心(9.59%)、大肠(8.37%)为主,累积频率82.86%;药味以苦(32.06%)、甘(31.40%)、辛(25.19%)为主,累积频率88.65%;药性以温(41.24%)、热(6.89%)、平(23.67%)为主,累积频率71.80%;候选新方有:(1)神曲、乌药、草果、山楂、麦芽、川楝子。(2)熟地黄、灶心土、大枣、附片、阿胶。(3)金银花、葛根、白术、黄芩。(4)吴茱萸、蜜五味子、肉豆蔻、川黄连、补骨脂。(5)桂枝、细辛、杜仲、乌梅。从药物功效上来看,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以补脾益气、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的药物为主。按药物归经统计显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归经以归脏为主,且归脾经的药物所占比例最高,占首位。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型以大肠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脾胃虚弱型为主,治法以祛湿、补虚为主;药性多偏温、平,药味苦、甘、辛,归经以脾、胃为主,这也体现了脾虚湿盛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温运中焦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