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扁椭球水滴散射特性的快速算式研究及其应用初探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y_hai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呈旋转扁椭球形状,在利用雷达进行降水观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扁椭球形状的散射特性。Gans理论、T矩阵和DDA法是常用的计算非球形粒子散射特性的算法。Gans理论是适用于小旋转椭球的散射理论,可以得到其精确的解析解,计算速度比T矩阵法和DDA法快。DDA法是一种计算任意形状和结构粒子散射特性的有效工具,但由于计算耗时和复杂的计算程序使之在雷达资料定量处理的过程中受到限制。本文根据这两种算法的不同特性先后研究了雨滴后向散射特性的Gans适用范围,建立了计算大椭球雨滴散射特性的等效DDA快速算式,并将其应用到雷达常数C的研究中。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比分析T矩阵法和Gans理论分别计算的常用雷达波段(S、C、X、Ka)下的雨滴后向散射截面的结果,以相对差别首次大于10%作为Gans理论可适用于计算旋转扁椭球雨滴后向散射截面的最大等效半径和尺度参数的标准,并具体分析了在各常用雷达波段处受波长变化影响的等效半径和尺度参数适用区间。结果表明:在S、X、C波段,尺度参数x=2l/λ可以在0.10-0.15,水平偏振波时x还可以大一点。在Ka波段,尺度参数x可以达到0.38。(2)对于“大”的雨滴,使用DDA计算的基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用于计算扁椭球雨滴散射特性的分段线性表达式,即等效DDA快速算式。在常用雷达波长(S、C、X、Ka和W)处,拟合了等效DDA快速算式计算雨滴衰减和后向散射特性的快速算式,统计表明与DDA相比快速算式能够达到95%以上的精度,而计算耗时与DDA算法产生这些数据所用时间相比可忽略,大大提高了扁椭球雨滴散射特性的计算速度和程序的可移植性。(3)利用已经得到的3.2cm快速算式对比了三种算法下雨滴椭球性对雷达常数C的影响,进而模拟了雷达反射率因子误差受雨滴形状和滴谱参数影响产生的变化,用于雷达反射率因子Z的订正,也为偏振雷达方程组的建立和Zhh,、Zvv、Zhv等参数的重新定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在常规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探测资料并结合一些新型探测资料,从大气能量的角度对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两次天气过程(2009年11月9-12日的暴雪天气过程(简称“0911”暴雪过程)和2009年8月25-26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简称“0908”暴雨过程))的大气能量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和对比,并探讨各自的大气能量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得到如下结论:(1)“0911”暴雪存在
本文使用2009年冬季与夏季各一周的气象、电离层与气候卫星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 COSMIC)掩星探测资料,立足于其同化应用的需要,研究了COSMIC掩星探测资料反演大气廓线的误差分布特点和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案。将COSMIC湿反演的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廓线分别与时间、空间
为了实现山西省高速公路大雾的数值预报,本文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研究辐射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式分辨率、资料同化等对大雾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影响,确定基于模式预报结果的山西省大雾判别指标,构建山西省高速公路大雾数值预报系统。模拟的结果表明:(1)模式分辨率的高低对模式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在水平分辨率设计的方案(45km×15km、27km×9km、15km×5km)中以27km×9km为
本文利用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全国753站月平均降水等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夏、秋季干旱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南地区东部秋季降水存在显著减少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降水存在由偏多转偏少的突变。(2)西南地区东部秋季降水量年际变化与苏门答腊-西太平洋及热带东太平洋的海温分布存在很好的关系。苏门答腊-西太平洋及热
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地表水热通量的研究尺度逐渐从点或斑块尺度转向区域尺度或全球尺度的发展趋势,大孔径闪烁仪(LAS)凭借其区域尺度观测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LAS观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相似理论的适用性问题、稳定度普适函数的选取问题,继而影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本项研究利用馆陶站和阿柔站的观测数据,对LAS观测中的相似理论适用性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似理论(MO
运用广义帕雷托分布(GPD)和广义极值分布(GEV),借助于L-矩(线性矩)的参数估计方法,对长江上游地区四川盆地12站1991-2007年的小时极端降水量进行拟合比较。运用Hill图,结合统计量D*来确定GPD的最佳门限值是合适的,选出的样本是独立的。各站的小时极端降水概率分布均符合GPD和GEV,但GPD模型的拟合精度要优于GEV模型。利用两种模型推算出各站给定重现期的最大小时降水量,通过分析
热带气旋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更加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了解热带气旋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对于热带气旋的季节预报研究以及对热带气旋的气候变化探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热带气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热带气旋的生成、强度和路径等与大尺度环境场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热带气旋生成与大尺度环境场的关系,对热带气旋季节预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使得人类更容易遭受灾害影响的两大因素,这两个因素在城市群叠加,使其成为容易遭受灾害侵袭并造成重大损失的高风险区。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时空分布的改变,必然对城市群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利用481个气象站1951-2010年的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中国年和四季各级降雨日数的地理分布特征,并对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
本文针对FY-3A卫星微波湿度计MWHS (Microwave Humidity Sounder)资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选用2010年冬季1月17-23日FY-3A微波湿度计MWHS Level1C格式的全球观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权重算法对观测增量O-B进行质量控制,其中O是FY-3A微波湿度计观测的亮度温度,B是基于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
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在业务系统中的应用已经被公认为是提高数值天气预报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学者对卫星辐射率资料直接同化在中尺度数值预报中应用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阶段,目前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变分同化方法。随着四维同化的发展,集合卡尔曼滤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如何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卫星辐射率资料,改进模式初始场,从而提高中尺度数值预报的准确率,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WRF-EnSRF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