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与文学密切相关,两者都对民族文化和身份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观的演变,文学作品中关于历史的再现和讨论也在变化,这种变化同时又会促进新的历史观的形成。在众多优秀的黑人作家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是最关注历史叙事的一位。其作品体现了她对历史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本篇论文旨在根据莫里森的小说,以解构思想和非洲裔美国黑人传统为依托,通过不同的视角对莫里森的历史观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阐释。关于莫里森的研究数量众多,很多研究者探讨了莫里森某部或多部作品中的历史成分,但至今未有全面探讨莫里森历史观的研究,所以本篇论文结合多个视角审视莫里森的历史观是一次尝试,也是一种创新。此外作者还将莫里森的历史观纳入非洲裔美国黑人的传统中进行考查,并通过揭示莫里森同前期黑人作家的联系,凸显莫里森历史观的继承传统和创新之处。这种尝试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莫里森的文学作品和其中蕴含的历史观。本篇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为引言和结论部分。引言部分除了介绍莫里森的创作经历外,还将讨论研究意义以及选题新颖性等。正文第一章根据莫里森的八部小说,分析莫里森历史观的发展过程,进而指出莫里森对历史的理解体现了一种混杂历史观,即一种融合了后现代解构思想和非洲裔美国黑人传统的新历史观。第二章从解构理论出发,讨论莫里森对宏大历史叙述的解构,主要涉及莫里森对话语权力和真理的关系的揭露,叙述者的内省在“可写性文本”中的运用,以及神话和典故的解构作用。第三章立足于非洲裔美国黑人文化传统,探讨民族传统对莫里森历史观的深刻影响,重点突出莫里森对祖先的重视,对非洲传统时间观的执着,对魔幻和超自然小说情节的借鉴,以及对神话和民间传说在“可说性文本”中的运用。第三章和第二章相呼应,构成鲜明对比,说明单一的理论视角并不足以充分阐释莫里森的多元化的混杂历史观。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莫里森的非洲裔美国黑人身份以及美国黑人的特殊历史造就了她独特的混杂历史观。莫里森历史观中后现代解构和民族文化重构并存,两者并行不悖,正体现了后现代社会多元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