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表达行为作为情绪的外显表现,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对于个体适应环境、促进人际和谐和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由于文化、情境和个体的特殊性,人们习惯的情绪表达方式也不同。在思考情绪表达与心理健康的具体关系以及情绪表达影响因素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去理解。其一,表达何种情绪会影响心理健康?其二,情绪表达的文化价值影响。其三,情绪表达的个体因素。其四,情绪表达的情境因素。了解情绪表达的不同文化价值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可以帮助理解其对于人们思维与行动的重要性和在个体间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将情绪表达性作为情绪表达的表示依据,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个体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去探讨,将情绪表达放在具体人际关系情境之中,探寻文化价值观、人际关系取向性以及情境等因素在情绪表达中的影响,探寻以情绪表达为角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并试图寻找情绪表达不良的影响因素。 研究所采用量表包括,情绪表达性量表(EES)、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量表(INDCOL)、人际取向性量表(CPAI-IR)、正性负性情绪量表(AC)、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多伦多述情障碍20条目量表(ATA-20)。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法包括,情绪书写表达(Expressive Writting)和情境故事文本阅读法。研究被试为两个城市六所高校的千名大学生。通过六个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关于情绪表达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情绪的抑制表达不利于心理健康,情绪的乐于表达并不一定会有利于心理健康;(2)对于负性情绪更乐于表达,对正性情绪更少抑制表达;(3)女性更乐于表达情绪,男性更抑制情绪表达;(4)对于负性情绪的抑制表达最不利于心理健康;(5)对于负性情绪的书写表达可以提高心理健康。 研究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作为个体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去研究,并探讨其作为文化层面因素在情绪表达中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取向中以水平集体主义文化取向得分最高,其次为水平个人主义、依次为垂直集体主义,最后是垂直个人主义,说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特点是强调平等和集体主义;(2)文化价值观具有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垂直个人主义,即更倾向于竞争,突出自我的自主和独立性,渴望在竞争中获得胜利;(3)文化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存在关系,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个体,尤其是垂直个人主义的个体越有可能有心理问题,而集体主义的个体,尤其是水平集体主义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4)文化价值观影响情绪表达,水平个人主义的个体更倾向于情绪抑制,而水平集体主义的个体更不会情绪抑制;(5)文化价值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质中的人际取向性各个因子存在相关,如集体主义与传统和现代性、人情、人际触觉、纪律性、和谐性、人际取向性呈显著正相关。 人际和谐性是与文化价值观相关的个性特质,其与情绪表达的关系如下: (1)人际关系取向性中的和谐性因子影响情绪的乐于表达和抑制表达,和谐性1越高的个体越少情绪表达和情绪抑制;(2)作为个性特点的人际和谐性和作为文化特点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能够预测情绪表达,影响情绪心理健康;人际和谐性高的个体更倾向于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在情绪表达上是适当的;(3)不同程度(高或低)人际和谐性的个体在不同情境中(个人或公开)的情绪表达具有差异,高人际和谐性的个体对正性情绪上更多体验和表达,在负性情绪表达上没有差异;(4)中国乡村较之城市更多保留传统中国人格的特点,乡村成员更注重人情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关于情绪表达不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情绪表达不良者会有更多心理健康问题;(2)情绪表达不良与文化价值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论文最后部分,研究者对以上几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集中总结,并回顾了本论文研究在文化价值观作为个体文化特征的探讨、将情绪表达放在具体的人际关系情境之中研究、文化价值及人际取向性在情绪表达中的影响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创新。研究结论对于教育管理、临床干预、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启示,并以此思考适合中国人的心理治疗方法等。同时,本论文研究在调查问卷、研究样本及推论、情绪的分类、情境故事的文本阅读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最后,对未来研究的进行了展望,包括特定情绪表达与心理健康、情绪表达社会情境因素的原因分析以及情绪不表达及相关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