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必然和必需的选择。新农村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见,新农村的“新”不仅应该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应当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既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必要动力。没有新文化,就无所谓新农村。加快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农村文化”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命题,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构筑新型健康的农村文化,首先应当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避免出现将农村文化狭隘化和被动化的现象,弄清其主体性、参与性、连续性和全方位等特定内涵。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从大革命时期的工农文化运动,到苏区、根据地革命文化的蓬勃发展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新文化运动的重心逐步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时代。文章的第三部分重点考察了大革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四个不同时期主导的农村文化建设历史与经验。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在各级政府和财政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体不足;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反文化现象突出;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村、社区没有充分履行文化供给功能等几个方面。 文章的第五部分探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原则,认为应该处理好“送”与“建”、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以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之间的关系。 文章的第六部分探讨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与措施。在发展战略上,文章认为首先应该确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同时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农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新农村大文化体系。在具体措施上,文章提出了积极发现、培养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合格的农村文化工作骨干队伍,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农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