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d_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调查尿毒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   2.描述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3.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降低尿毒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从2012年2月到201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肾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认知能力,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经临床诊断病情稳定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分别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时,共有78例尿毒症患者完成干预研究和随访(每组各39例)。本研究中尿毒症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范围在89~117分,平均得分为(103.92±5.50)分,呈中度水平。   2.经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与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得分呈负相关(r=-0.387,P<0.01;r=-0.490,P<0.01;r=-0.273,P<0.05;r=-0.357,P<0.01);不明确性得分与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得分呈负相关(r=-0.340,P<0.01;r=-0.480,P<0.01;r=-0.225,P<0.05);不一致性得分与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得分呈负相关(r=-0.342,P<0.01;r=-0.224,P<0.05;r=-0.344,P<0.01);复杂性得分与生理职能得分呈负相关(r=-0.297,P<0.01)。   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病情稳定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三个时间点,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4个维度(不明确性、不一致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得分、社会支持总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在时间效应上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即不考虑干预因素,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社会支持总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中两个维度(不明确性、不可预测性)得分、社会支持总分、生活质量中的3个维度(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得分在分组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考虑时间因素,两组患者的干预方法不同,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中两个维度、社会支持总分、生活质量中的3个维度得分有差异;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4个维度(不明确性、不一致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得分、社会支持总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在干预时间和干预方法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即在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社会支持总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变化趋势不相同。轮廓交互图结果显示:干预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实验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4个维度得分均下降、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得分。随着时间变化,实验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上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得分。   结论:   1.尿毒症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处于中度水平。   2.尿毒症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387,P<0.01)。   3.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尿毒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延缓病情发展,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术后无菌性脑膜炎的预后。比较无处理、升级抗生素及腰大池持续引流3种治疗方法治疗PAM的治愈率和治愈时间的差异,明确升级抗生素对于PAM的治疗是否有意
目的:  通过分析对照试验结果,客观的评价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
目的:   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由于传统检查方法的局限性,近年来针对曲霉菌细胞壁抗原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