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CO2采油是油田开发最有效的EOR方法之一,分为混相驱、非混相驱和近混相驱。对一个具体油藏来说,注入气确定时,最小混相压力也可以确定,因此,不同的驱替压力就对应不同的混相特征,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式会影响CO2驱油效率。在数值模拟中,选择不同的相对渗透率模型,模拟结果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所以需要一个适用于CO2驱油体系的三相相渗模型,能模拟出CO2与原油的混相程度。本文利用细管实验测定了CO2与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通过室内驱替实验,研究了注入方式、压力、渗透率、初始含油饱和度等对驱油效率的影响,揭示了CO2-原油的驱油机理。为找出不同混相方式下CO2驱的相渗变化规律,为油藏模拟提供较为准确的相渗模型,选择对Corey模型进行改进,采用“界面张力关联虚拟边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首先利用相态软件计算气液界面张力,确定混相与非混相状态下的边界相渗曲线对应的压力;然后根据经验确定的边界相渗曲线对应的Corey指数,给出边界相对渗透率曲线,假设krog的指数与压力呈线性函数关系,建立改进的Corey模型。在数值模拟中,利用Corey改进模型计算的相渗曲线对室内驱替实验进行拟合,验证改进模型的正确性。模拟结果表明:Corey改进相渗模型具有实用性,是一个适用于CO2驱油体系(混相、近混相和非混相)的三相相对渗透率模型,能够使相渗曲线与实际生产动态中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