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人类社会而言,信任如同空气一样重要。如果没有信任,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下利益关系和相互算计。信任是人类社会的黏合剂,它为人们相互交往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心理预期,然而,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信任成为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社会关系日益多元,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害怕是陷阱、扶老人反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损失了更多的钱,这些案例都强化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人们在对陌生人处处提防、害怕陌生人伤害自己利益的同时又在抱怨社会冷漠、道德下降;人们在指责他人见死不救的同时又在提醒亲人朋友别“强出头”。这种种纠结,既体现了人们内心的良知与传统道德并未消失,也使得如何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任机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编制与调查、行为实验设计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研究内容:大学生对陌生人的刻板印象、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的内容结构和现状特点以及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①大学生对陌生人的印象分为主体认知、主体情绪、客体个性和客体角色四个指标。总体而言的,大学生对陌生人存在消极的刻板印象。②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包括五个因素,分别是风险控制度、人性乐观度、助人倾向度、社会认可度和损失接受度。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评大学生陌生人度的稳定有效的工具。③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及其五个因素的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助人倾向度和人性乐观度得分相对较高,损失接受度和社会认可度得分相对较低。④不同性别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在总分和各个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比较中,大一学生的助人倾向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比较中,理工类学生的风险控制度要强于文史类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中,非独生子女的陌生人信任度得分要高于独生子女,在损失接受度上非独生子女得分也高于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的比较中,城市大学生的陌生人信任度得分要低于农村大学生,且在对社会认可度和损失接受度两个维度上,农村大学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⑤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度为中等水平,在积极经验的影响下,陌生人信任度略有提高,但并无显著性差异,在消极经验的影响下,陌生人信任度显著下降。积极经验中,积极的自我经验将提高大学生的陌生人信任度,积极的他人经验对陌生人的信任度影响不大;消极经验中,不论是自我经验还是他人经验,都将显著降低被试的信任度。⑥在本研究的实验情景下,大学生在面对不同性别的陌生人时,男性较女性更容易获得大学生的信任;面对不同年龄的陌生人时,大学生对老年人最不信任,其他年龄阶段并无显著性差异;面对不同职业的陌生人时,大学生对警察、军人、医生和教师的信任度较高,对为农民、服务员、商人和工人的信任度较低。⑦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存在从众效应,在参照人数为1至3人时,从众行为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