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兔产业是一种绿色经济型产业,中国兔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算短的历程,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兔产品现在仍然是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畜牧产品。兔产业的发展对帮助中国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脱贫致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兔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前景看好的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长期以来,中国兔产业并未被广泛重视,致使兔产业一直未能被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目前中国兔产业仍处于自由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产业链纵向关系开始由各独立的活动主体理性选择走向专业分工。但是,其基于产业链上的生产、加工、市场三个环节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相互制约而不是相互依存的因素。如何明晰产业关系,优化产业链,使各利益主体联合起来共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是当前中国兔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本论文力求从产业链的角度,对兔产业链上的生产、加工及市场三个重要阶段进行深层次剖析,探索中国兔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初步形成中国兔产业发展的经济理论研究框架,谋求为中国兔产业发展提供较详实的理论参考和指导,以利于中国兔产业形成一个高效高能的产业链,共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本论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兔产业展开系统的、理论的、实证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论文第3章,对世界与中国兔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其次是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在第4、5、6章,主要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基于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的现状与问题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是第7章主要从产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中国兔产业发展的策略。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质量指数逐步上升,未来市场容量大。但是,中国兔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发展仍不平衡,产业总体发展并不理想,特别是规模经济发展受到很多制约因素,产业内各利益主体关系较松散。在未来条件成熟阶段,现代产业链的协作方式都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大中型企业合作对象的选择行为的最佳选择是联盟。本文主要创新之处:(1)在国内学术界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兔产业发展态势和趋势,将产业链理论引入兔产业发展分析中,提出了具体的兔产业链模式,并据此对兔产业链发展进行了深层次剖析。(2)基于产业链的价值链,利用联盟博弈的Shapley值和Logit模型对产业链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动机、行为方式及其协作方式进行实证性研究。(3)对不同兔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弹性系数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以期预测未来世界及中国家兔产量及国内兔产品市场容量。(4)采用经济学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国兔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变动状况进行数据论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