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强国思想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后学的代表性的著作,它标志着法家思想开始走向成熟。是研究商鞅学派的重要文献来源,具有很高的理论与文献价值,《商君书》强国思想曾对中国两千多年君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巨大作用。论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思想史和社会史相结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来探讨和研究《商君书》强国思想,揭示《商君书》强国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认为晚周的变局与秦立国和发展的特殊背景、尤其是商鞅的强国思想迎合了秦孝公改变“诸侯卑秦”局面的心理,使秦国由弱变强。《商君书》强国思想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是一套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完整理论体系。在政治上,君主主义是《商君书》强国思想的核心,在经济上,重农主义是《商君书》强国思想的基础,在军事上,强军主义是《商君书》强国思想的关键,在治国方略上,法治主义是《商君书》强国思想的保障。通过《商君书》强国思想与其他诸子的比较,揭示《商君书》强国思想与其他思想派别的区别和联系,在法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管子主张礼法并用,商鞅学派主张法治,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管子主张重农,有节制的发展工商业,商鞅、韩非子皆主张重农抑商。《商君书》强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相比,在人性、治国方略、立场、战争观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儒家大多主张人性本善,商鞅学派主张人性好恶;儒家主张德治,商鞅学派主张法治;儒家坚持家族主义,家国同构,商鞅学派主张君主主义,儒家反对战争;商鞅学派积极主战,并研究了儒法合流的必然性。《商君书》强国思想与道家思想在宇宙观、治国方略、战争观等方面亦存在不同,道家坚持自然法则,商鞅学派坚持人为法则;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商鞅学派主张法治;道家反对战争,商鞅学派积极主战。《商君书》思想影响了同时期和其后的思想家,使法的观念深入人心,其思想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思想层面,并在实践上为秦的统一、为两千多年的君主政治提供了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模式,对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在评介Sen指数、SST指数和FGT指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贫困量度——R指数。它满足作为有效的贫困指数应该满足的各项贫困量度公理,贫困鉴别力优于三个比照指数;
法律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法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深深的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能够像如今这样稳定持续的发展和法律的进一步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