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OCD大鼠模型,探讨造模后、不同剂量的帕罗西汀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把32只SD成年雄性大鼠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为4组(n=8):分别是正常对照组(C)、避暗模型组、避暗模型给帕罗西汀低剂量组、避暗模型给帕罗西汀高剂量组和M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处理,其余3组采用灌胃的方式,避暗模型采用避暗造模法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共计7天,造模结束24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也就是旷场实验,观察并记录大鼠在旷场的行为。旷场实验结束以后对正常对照组不添加任何处理,采用灌胃的方式对避暗模型组大鼠给生理盐水(1mg/kg,ig,qd)7天,其余两组分别给帕罗西汀低剂量(10mg/kg,ig,qd)和帕罗西汀高剂量(20mg/kg,ig,qd)7天。并利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检测。结果:1.旷场实验结果分析药物干预前避暗模型组、避暗模型加帕罗西汀高剂量组和避暗模型加帕罗西汀低剂量组的返家频率、运动总距离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组)(P<0.01),平均返家时间和参观地点均少于正常对照组(C组)(P<0.01或P<0.05)。2.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及分析可得结果表明:各组内大鼠学习效果显著。差异(P<0.01),组与组之间(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测试日间的主效应显著,F=45.12 P<0.05,说明因素天数(day)有统计学意义。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随着测试天数的增加在缩短;处理组间的主效应显著,F=13.243,P<0.05,即分组因素(group)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空间学习的逃避潜伏期因组别的不同有显著差异。在日间和组间双因素作用下的主效应显著,F=1.949,P<0.05,采用SNK-q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正常组逃避潜伏期与避暗模型组、避暗模型加帕罗西汀低剂量组、避暗模型加帕罗西汀高剂量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逃避潜伏期第三天,与正常组相比避暗模型+低剂量组、避暗模型组慢于正常组(P<0.01),而避暗模型+高剂量组也慢于正常组(P<0.05),但是要快于避暗模型+低剂量组、避暗模型组,其中与低剂量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逃避潜伏期第五、六天正常组均为快于避暗模型+低剂量组、避暗模型组、避暗模型+高剂量组(P<0.05或P<0.01),在逃避潜伏期第七天与正常组相比避暗模型+低剂量组、避暗模型组、避暗模型+高剂量组慢于正常组(P<0.01),同时避暗模型+高剂量组又快于避暗模型+低剂量组、避暗模型组(P<0.01)。3.靶象限活动时间百分比穿台次数(F=0.921,P>0.05)均无明显差异,第一次到达平台(F=6.966,P<0.05),在此之后检验SNK-q两两比较可知正常组与其他3组相比第一次到达时间较快(P<0.05)。结论:1.通过避暗实验诱导的强迫症模型大鼠,对其进行旷场实验检测,采用水平运动评分方法分析,验证本次造模实验建立成功。2.帕罗西汀对强迫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减少刻板行为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帕罗西汀对强迫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