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同,是当前学术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关键词,引起不同领域学者的积极探讨。将“认同”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它是昭示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是培养健康而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作为学术界较少涉及的研究领域,其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为广大社会民众所认可、赞同的建设过程。与其他学科认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认同。它具有自觉能动性、选择整合性、多元共存性、渐进反复性的特点。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具有许多构成因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等方方面面,但是,实现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最重要的还是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认同、内容认同以及方法认同。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容、方法可谓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主要框架,促进这三方面的认同就意味着从宏观上把握、认可、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构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形态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伴相生的新兴学科,它具有特殊的研究对象、独特的学科特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同就是认同本学科的合理地位。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却遭遇到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把握不清、学科意识有所欠缺、学科建设力度不强。为此,明确学科内涵、切准学科定位,注重人才培养、建设学科梯队,弘扬学术思维、加强科学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考虑的应对措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所意欲传递给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观念与价值道德规范,是连接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信息纽带,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因素。然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的认同正在遭遇危机和困境。主要表现是:社会负面因素的侵蚀,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针对于此,探索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的优化路径势在必行。而昭示结构的合理性、彰显内容的真理性、增强内容的包容性能够成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危机的较优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架设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桥梁,有利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它具有正确性和可行性,适应教育对象的需要,确保教育目的的实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同就是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虽具有实效性,却仍有不足之处,以致受到挑剔和怀疑。概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认同方面受到的挑战有:人文关怀有所缺失,形式化倾向较为突出,综合性特点不够明显。由此,改进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成为现实所需。较为有效的方法有: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提高方法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注重方法的艺术性和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相融相通,二者从属于一种活动过程,同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顺利展开的重要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取得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没有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与发展都会受到阻碍,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犹如没有打好地基的高楼大厦,时时处于危险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