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柱起下钻振动分析与井眼轨道设计软件开发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下钻时钻柱振动是非常复杂的动力学问题,钻柱振动不仅会影响钻柱的寿命,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无线随钻测量MWD和无线随钻测井LWD时钻井液泥浆的脉冲信号,产生信号噪声。该噪声会使模拟信号失真,使数字信号产生误差,并导致信道的传输能力发生变化,最终限制信息的传输速率。因此,分析起下钻时钻柱的振动情况,特别是起下钻时的井口钻柱载荷变化、波动压力大小、反压差存在以及钻柱固有频率特性等因素,一方面可以为有效减小起下钻时钻柱振动,减少噪声产生,增强钻井液泥浆脉冲信号的传输精确度和传输速率等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为预测井下工况、分析钻井事故以及开发井眼轨道三维可视化软件等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为新的钻井技术和工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手段。本课题来源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井下控制工程基础理论与旋转导向中的声波传输技术研究”子课题项目“井下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项目号2008C-2100),本文着重研究并下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起下钻时钻柱振动分析及井眼轨道设计软件开发应用。   论文首先阐述了钻柱振动的整体状况,分别对钻柱的纵振、扭振、横振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三种振动形式的产生原因、典型力学模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推导了三种振动形式下钻柱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及共振的临界转速,得出了钻柱共振的规律。   其次,在充分考虑钻柱内外钻井液情况下,着重探讨了起下钻液固耦合作用下钻柱的力学特性。分析了钻柱在起下钻过程及悬空状态下的受力状况,对起下钻时钻柱的结构动力学及波动压力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起下钻钻柱动态波动压力的微分方程;对钻柱起下钻过程中钻井液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给出了钻井液流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方程;推导了基于幂律流体下钻柱在不同状态的许用起下钻速度,给出了起下钻过程中的总体要求:建立了起下钻时钻柱的纵向振动方程和频率方程,并对三种不同振动形式进行了模态分析,分别探讨了相关参数对钻柱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   最后,在以上钻柱振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特别是对起下钻时钻柱振动深入研究基础上,以钻井目标实现为基本前提,以井眼几何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软件MATLAB为应用手段,以井眼轨道控制技术为制约条件,开发编制了一款井眼轨道设计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并应用现场钻井数据进行了模拟运算,达到了预期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评定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F-、Cl-、NO3-、SO42-4种阴离子含量的不确定度,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方法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实验过程
本课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的内容.本课教学目标为简述生物膜的结构,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
期刊
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尤其以鄂尔多斯盆地的长期开发实践表明,注水开发是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一个高效方法,因此合理注采井网的部署论证、注水参数及
采收率预测在油田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否准确预测采收率,关系到油田幵发的整个过程和最终效益。常规油藏釆收率预测方法较多且较成熟,而低渗透油藏由于其特殊非线性渗流
近年来,机械密封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密封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机械密封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成为炼油、化工等行业转动设备的轴
磁悬浮技术是利用磁场力达到非接触式支撑的和新型技术。磁悬浮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直线电机对悬浮体进行牵引,使其在特定铺设的轨道上运行,形成磁悬浮列车;二是将悬浮体用旋转电机来驱动,使其绕特定的轴线旋转,即磁悬浮转子。磁力轴承采用磁悬浮技术,具有无机械接触、无磨损、无需润滑、适合高速运动和主动控制显著等优点,但是不能保证磁力轴承转子运动过程中没有外部阻力作用。本文将磁力轴承转子运动过程
间歇生产是针对低渗透油田提出的一项无需投入的节能降耗技术,通过液面恢复的办法,克服了供液能力不能满足抽油设备工作需要的问题,缩短了抽油机的运行时间,提高了系统效率,也是对
关心和帮助盲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利用仿生原理开发一种实用、低廉、便携导盲器材是帮助盲人的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编号:60772004),针对目前超声波导盲器材提供的信息量少、价格昂贵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仿蝙蝠声纳导盲仪,该导盲仪吸收了蝙蝠声纳的优点,对物体的距离、方位、大小、形状等均有较好的体现。本文分析了蝙蝠声纳的基本特征,论证并设计了以DSP为核心、双通道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