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深入,人们生活幸福度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而备受人们关注。当代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人们生活的幸福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同步提升。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道德体系遭到多方面质疑,使人们的幸福观念摇摆不定。因此,为了实现生活的幸福美满,研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哲学史上有关幸福观的理论梳理。主要是对西方哲学史与我国哲学史有关幸福的理论做基本的梳理和分析;第二部分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思想真蕴,具体从需要、劳动、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享受与创造、自我实现和无私奉献六个方面进行全面剖析,进而剖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特征;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要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的幸福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理论中有关实现人们幸福的思想论述;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当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幸福关系,对社会发展方向和实现个人幸福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践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们生活幸福提供和谐的社会条件。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毕业生数量剧增,然而就业市场的职位需求并无明显变化,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
会议
中国的器官捐献事业正处于大力推进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器官捐献结束后,一些捐献者的家庭陷入危机亟需救助。中国器官捐献救助体系的建设总体滞后,社工与志愿者成为介入器官捐
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发展、环境理论研究都涉及的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世纪之交国内外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中研究的聚焦点。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
<正>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皮肌炎的常见并发症[1],发生率高达5%~46%[2]。呼吸困难或膈肌肋间肌病变或间质性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是本病死亡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社区"经历中西不同语言的转化和社会变迁的形塑,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内涵和面向。社会、社团、村庄、单位、政府、财产是理解社区概念内涵的六个重要参照基点
萧红和迟子建这两位来自北国的作家,她们共同关注着家乡的景,深爱着家乡的人。她们笔下的景与人的相同之处来自于地域因素,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自的创作追求。萧红关注这片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