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快递行业的兴起,在给快递行业带来契机的同时,也给快递员带来巨大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受自身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加入了快递行业,成为我国快递员的主要构成群体。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以及对职业认识的匮乏,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的欠缺,导致快递员职业安全事故频发,其职业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探讨快递员职业安全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切实保障快递员的职业安全,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兴就业人员中的快递员为研究对象,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事故致因理论、认知理论、劳动权益保障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基于快递员职业的特点,通过对职业安全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了快递员职业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主要分为三大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态度)、用人单位因素(工作环境、安全管理、安全激励制度)、政府因素(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宣传力度、政府的监管力度),本文主要对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藁城区5个区快递人员进行调查,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对问卷有关李克特量表的所有题项进行降维,通过RC列连表检验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快递员是否存在显著影响进行验证,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工资对快递员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然后对快递员自身、用人单位及政府三个影响因素与快递员职业安全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得出自身、用人单位、政府及这三个影响因素与职业安全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明晰快递员职业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从快递员自身、用人单位、政府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快递员职业安全的对策措施:第一,快递员自身要具备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并对安全行为有认知且以积极地态度对待,则会减少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用人单位应该规范用人单位内部机制,不得私自做损害员工合法权益的事情,同时用人单位应因地制宜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三,政府应完善法律制度,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政策,同时还要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及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只有三者联合起来,才能够为快递从业人员的安全共筑坚实的壁垒保障快递员职业安全,这不仅对快递员自身发展至关重要,也关系到社会有序发展,从而保障快递员的劳动权益,这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