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瑞斯忒斯故事的主题学意义,主要是指俄瑞斯忒斯故事题材的演变史及其母题内涵。从题材演变的角度讲,俄瑞斯忒斯主题走过了它的古典高峰期(古希腊时代)、古典蛰伏期(古罗马到十七世纪)、发展期(十八世纪)、现代蛰伏期(十九世纪)和现代繁盛期(二十世纪),形成了两头高中间低的变形“山”字状路径。本文旨在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提亚》、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欧里庇得斯的《厄勒克特拉》、《俄瑞斯忒斯》和《伊菲格涅亚在陶洛人里》、歌德的《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奥尼尔的《悲悼》、萨特的《苍蝇》——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比较,清理出一条俄瑞斯忒斯主题发展的历史脉络,分辨出不同戏剧家的创造性再现和因袭性模仿,从而揭示这个较长持续期的主题如何不断地修正和调整自己以保持其鲜活性。同时,作为一个颇具多价性的、富有争议的文学母题,俄瑞斯忒斯主题成为各个时代诸多戏剧家笔下不厌的话题,并借助它展现和寄寓着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现实悖谬的反抗;这里边,既有对理性的颂扬,又隐含着对理性悖谬的抗议;既有对人性高贵的自信,又隐含着对人性深处暗影的无奈;既有对“秩序”的不满,又隐含着对“行动”的期待;既有对存在的质疑,又隐含着对精神的救赎。在现代,俄瑞斯忒斯主题不会走向枯竭和衰落,而是因其自身蕴含的现代性因子——既包括审美的也包括思想的——而走向了繁荣,并且一直被当代人关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