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癎是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2%。目前,虽然对于癫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对于癫癎的成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是完全清楚。大量的资料显示,癫癎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症反应关系密切,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癫癎的发生、发展。有效的阻断脑内炎症反应,可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达到抗癫癎的目的。而在CNS炎症反应中,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激活起着重要作用,激活的MG分泌大量的炎性因子。而在MG表达的诸多炎性细胞因子中,CD40的表达是炎症反应的一个关键。CD40分子是属于TNF受体超家族成员,它通过和其受体CD40L的相互作用,导致激活的MG分泌炎性因子及炎性介质,介导炎症反应。但是CD40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否也存在于癫癎后炎症病理损伤中?目前,暂无这方面的相关研究。针刺疗法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非药物疗法,其在国内外已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显示,针刺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炎症反应,调控炎性因子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同时,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显示,在锂-匹罗卡品癫癎模型中,通过电针刺激“大椎”和“百会”二穴位可有效地抑制自发性再发作(SRS)。但是,电针的这一作用,是否和针刺调节癫癎发作后的炎症反应有关?这需要进一步探讨。另外,资料显示,抗癫癎药(AEDs)-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保护的作用。其不但能够抑制癫癎发作,而且可通过不同机制影响炎症反应过程,缓解炎症反应引起的临床症状。但是,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作为CBZ的衍生物,是否也同样具有抗炎作用?是否可通过减轻癫癎发作后的炎症反应而起到脑保护作用?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此方面的相关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选用锂-匹罗卡品癫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ELISA等实验方法。首先观察了实验性癫癎大鼠在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MG,CD40的表达及变化。随后我们通过对癫癎大鼠给予电针刺激“大椎”和“百会”二穴位和OXC的干预,来观察电针或OXC对SE后CD40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并且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其次,我们通过Nissl染色等方法观察了电针或OXC干预对SE后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最后,我们进一步观察了电针或OXC干预对SE、SRS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E后大鼠海马不同区域MG增殖、激活,CD40表达增加,并且在激活的MG上CD40表达明显增加,而CD40在星型胶质细胞上未表达。(2)电针或OXC干预不同程度抑制了SE后大鼠海马MG的增殖、激活及CD40的表达,以OXC最为明显。(3)电针或OXC干预抑制了SE后大鼠海马TNF-α的表达,并且OXC的抑制作用强于电针刺激。(4)电针或OXC干预改善了SE后海马神经元的缺失,以CA1区最为显著,OXC的保护作用强于电针刺激。(5)电针或OXC干预对SE的发生、发展没有影响,但是二者不同程度延长了SRS的潜伏期、减少SRS的发作频率。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研究了CD40在实验性癫癎大鼠海马的表达,提示CD40介导的炎症反应存在于癫癎的炎症病理损伤机制中;同时,对癫癎大鼠进行电针或OXC干预可不同程度的抑制CD40介导的炎症反应,随后的实验也证实二者具有脑保护和抑制SRS的作用,提示电针或OXC可通过抑制CD40介导的炎症反应而改善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最终影响SRS的发生、发展。因此,本研究不仅为电针治疗癫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资料,而且为研究AEDs在“癫癎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针药结合”治疗癫癎提供了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