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伽马射线可以穿透整个宇宙,非常有利于定位和追踪新的天体事件,伽马射线天文学在最近的二十年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美国航空航天局于1991年发射升空康普顿伽马射线天文台(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 CGRO),欧洲航天局紧随其后于2002年发射升空国际伽马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International Gamma-Ray Astrophysics Laboratory, INTEGRAL)。它们的首要探测目标包括26Al、22Na、44Ti、60Fe等宇宙伽马射线发射体。22Na的半衰期为2.6年,衰变到22Ne的第一激发态随即发射1.275 MeV的特征γ射线。1972年,Black在碳粒陨石中发现已灭绝的22Na放射性,其特征是22Ne/200Ne丰度比异常高。这些陨石基本来源于新星和超新星爆发阶段的喷发介质,其中22Na的合成机制涉及高温NeNa-MgA1反应链,即20Ne(p, γ)21Na(β+)21Ne(p,Y)22Na或20Ne(p, γ)21Na(p,γ)22Mg(β+)22Na。对新星喷发介质中22Na丰度影响较大的反应是22Na(p,γ)23Mg。由于23Mg质子分离阈上的能级结构极其复杂,目前许多关键能级缺乏实验数据,造成22Na(p,γ)23Mg反应率的不确定度很大。本工作利用厚靶实验方法测量了22Na+p共振散射的激发函数。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上,通过电荷交换反应产生了高品质的放射性束22Na,得到能量为4.1 AMeV的22Na束流,用于轰击在TK终端的厚氢靶(CH2),n。两套ΔE-E硅探测器望远镜阵列分别放置在θ1ab≈0°和14°两个不同的角度上,对反冲质子的角度和能量进行了测量。数据分析时,逐事件地对22Na(p, p)弹性散射的两体运动学进行了重构,得到了Ec.m=1.0~4.0 MeV区间的激发函数。在实验的激发函数上观测到了复合核23Mg的多条质子共振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