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中含氯有机物加碱脱氯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大潜在优势的环保新技术,但设备的腐蚀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尤其在处理含Cl、S、P等原子的有机废水时,腐蚀更为严重。若将有机废水进入超临界水氧化设备之前进行预处理,在超临界水中加碱把Cl、S、P等原子除去,可以大大减轻设备的腐蚀。碱解离出的阴阳离子都促进了这些原子的去除。但碱在超临界水溶液中普遍存在着缔合作用,减少了自由存在的离子数,从而影响反应效果。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通过研究碱在超临界水溶液中的缔合作用,来考察不同碱的脱氯效果。首先,通过模拟结果与文献值对照,确定了适用于超(亚)临界水体系的模拟过程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超(亚)临界水的溶剂特性,考察溶解度参数与温度、压力及密度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超(亚)临界水的溶解度参数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力成正比;与密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在临界点附近溶剂特性发生了突变。在温度623.15~823.15K、密度0.1~0.4g/cm~3范围内,通过分析粒子间的径向分布函数,考察了NaOH、KOH在超临界水中的离子缔合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条件下,Na~+、K~+与OH~-之间发生了离子的直接缔合。同时,阴阳离子间的缔合作用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弱,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邻氯苯酚、氯苯、邻氯甲苯、2,6-二氯甲苯及NaOH、KOH和SCW三元体系中,通过考察两种碱中阴阳离子间缔合作用,比较两种碱的脱氯效果,结果表明KOH优于NaOH。本文在653.15~693.15K范围内,通过实验研究了NaOH、KOH对邻氯苯酚去除率和氯离子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的加入显著提高了邻氯苯酚的转化率和氯离子的产率,KOH效果优于NaOH。这与采用MD模拟方法得出的结论吻合,从而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正>有人问我在剑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说是人。那些历史上的名人不必多提,只说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去学院餐厅吃饭,对面坐过来一位长者,英国人,已经90岁,一口流利的
期刊
在社会矛盾的多种解决方式中,司法调解具有各种优势和条件,成为解决社会矛盾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几十年来我国法院司法调解工作在不断探索、借鉴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形成了中
挠度或位移的测量可以用传统方法也可以使用光学手段。相比而言光学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非接触、高精度、快速反应并且更为精确。本文描述了一种能够测量远距离物体的挠度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及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萃取精馏的溶剂选择和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了近沸点同分异构体物系间歇萃取精馏溶剂的选
以清代服用丝织品纹样为研究主线,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典型的丝绸服装款式与结构的相关分析,总结出由服装为主导因素所影响的丝织品纹样构成与设计制作等相关性,和由织物纹样
运用扎根理论对B2C业务中的代表性企业苏宁电器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苏宁电器在科技转型、开展网络零售业务这一时期商业模式要素的构成,从而总结实体与网络零售协同下商业模
<正>为了加强新《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宣传,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2015年1月16日下午,盘锦市总工会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组
社会观是人们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马克思之前,西方传统的社会观是实体化的。实体化的社会观在古代主要表现为整体论的社会观,在近代表现为原子论的社会观和有机体
在基于虚拟手与虚拟物体的交互技术中加入力反馈技术对于增强交互的沉浸感、指导虚拟手对虚拟物体的操作、预测虚拟物体的行为以及提高交互的真实感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