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过程中,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在脱贫之后要注意防范返贫,精神贫困现象是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西北地区经济资源相对落后,更需要通过精神扶贫来激励贫困人口通过自我发展摆脱贫困。精神贫困限制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精神贫困还是脱贫人口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精神贫困严重阻碍了扶贫政策的效果,单纯经济上和物质上的帮扶无法让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必须要解决贫困人口心理和精神上贫困,让贫困人口在扶贫政策退出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西北地区经济资源相对落后,受到资源禀赋的约束较高,更需要通过精神扶贫来激励贫困人口通过自我发展摆脱贫困。本文界定了一个更为一般性的精神贫困的概念,将精神贫困界定为贫困人口受认知和行为偏见影响,致使其决策质量低下进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现象。在这个概念下精神贫困具有普遍性,但是贫困人口在物质贫困的约束下会表现出更深度的精神贫困,即更容易受到认知和行为偏见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决策;志向失灵、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下降会加深认知和行为偏见。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包含内生动力不足和发展能力不足。内生动力不足导致贫困人口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和信心的,不愿意付出努力去改善收入。生产能力不足导致贫困人口缺乏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生产决策的能力。本文依据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物质贫困造成贫困人口志向失灵、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下降进而决策质量下降的行为机理,物质贫困使得贫困人口更容易受到认知和行为偏见的影响,因而会加深精神贫困的程度,使贫困人口难以做出对自身长期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更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而陷于长期贫困之中。一方面,物质贫困导致的稀缺减少了一个人可用的带宽,造成带宽负担,带宽负担将导致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下降。另一方面,贫困人口受到自身发展环境的限制,志向窗口比较狭窄,因此往往形成非常窄或者非常宽的志向缺口,这使得贫困人口建立了过低或过高的志向导致志向失灵,使贫困人口缺乏足够的努力来摆脱贫困。本文以陕西省陇县为例,对西北地区贫困县的贫困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精准扶贫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部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的精神贫困现象,精神贫困不仅阻碍了贫困人口通过自我发展摆脱的贫困的能力,还造成在政策帮扶下脱贫的贫困人口再次返贫。内生动力不足在贫困群体中占比较小,更普遍的精神贫困是生产能力不足,因此不光要解决少部分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更要解决在所有贫困人口中具有一般化的生产能力不足的现象,提高贫困群体的决策质量。本文通过CHIPS2013农村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物质贫困对精神贫困的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物质贫困会加深精神贫困。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经济收入造成较低的志向和较重的带宽负担,物质贫困会造成志向失灵以及加深贫困人口的带宽负担,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之间的反馈作用导致贫困个体陷入贫困陷阱,处于长期贫困中。实证结果还发现志向过低和带宽负担过重会阻碍经济收入的提升,因此较高的志向有利于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轻贫困人口的带宽负担同样有利于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本文还通过经济学实验研究验证了贫困会降低人的决策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贫困人口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低于非贫困人口,使得贫困人口的决策质量低于非贫困人口。解决精神贫困,既要通过减轻贫困人口的带宽负担来缓解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的下降,还要帮助贫困人口建立正确的志向。精神扶贫的政策设计内容可以包括拓宽志向窗口、减轻带宽负担和促进心理健康,即从三个方面来缓解贫困人口的精神贫困特征:一是通过拓宽志向窗口修正志向解决志向失灵,二是减轻带宽负担提升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三是促进心理健康提升意志力和自控力。精神扶贫的政策应包含志向培育、节省带宽和心理干预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的实验结果还发现即使贫困人口的认知能力低于非贫困人口,但是在对同一个选择进行过多次的学习之后,贫困人口可以做出与非贫困人口趋于一致的决策。这表明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扶贫政策会更有效,扶贫政策的效果需要在贫困人口充分了解和理解之后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