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中闯入记忆的机制:以自发自传体记忆为视角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一种精神障碍,是目前第四个最常见的精神疾病,越来越被心理学家所重视。其中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闯入记忆是PTSD患者的一个显著症状,也就是说,PTSD患者会经常自动地回忆起创伤事件的信息或其中某些片段的内容,并且多伴有强烈的情绪、生理及行为反应,就像该事件此时正在发生一样。一些研究还发现闯入记忆与PTSD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对于其症状的预测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很多心理学家开始致力于对闯入记忆机制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受益于早期的精神病学方面的研究以及临床观察,一些学者认为创伤记忆具有不同于普通个体事件记忆的特殊机制,认为创伤事件的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加工和编码,也不能融合到个体的自我知识之中,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了个体自觉提取记忆的不连贯性甚至遗忘,另一方面即是大量的闯入记忆的出现。比如Horowitz的应激反应理论,Brewin的双重表征理论,Ehler的认知加工理论等等。PTSD患者的闯入记忆是否具有特殊的记忆机制呢?最近很多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和否定,他们认为特殊机制观点的支持性证据是缺乏的、不够完善的。并且很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创伤记忆并非破碎、不连贯的,创伤事件与生活故事及PTSD症状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研究的结果对于闯入记忆的已有观点和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挑战。那么,闯入记忆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最近自发自传体记忆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自发自传体记忆最初是由艾宾浩斯于1885年在关于记忆方面的研究中提出来的,但由于研究方法等的限制却一直未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近些年来自发自传体记忆方面的研究才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目前关于自发自传体记忆的研究显示自发和自觉自传体记忆在编码和保持机制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二者是基于同一记忆系统的。两者的差别仅在于提取方式的不同,自发自传体记忆是联想式激活,而自觉自传体记忆的提取则是由上而下的目标搜索过程。由于提取方式的差异,使得自发自传体记忆具有了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生动、具体,具有更多的情绪影响等。自发自传体记忆的研究成果为闯入记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即是在总结已有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之上从自发自传体记忆这一大的背景来探究闯入记忆的机制。本文章认为闯入记忆并非基于特殊的记忆机制,而只是自发自传体记忆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是创伤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危害性等特点导致了闯入记忆的大量出现,而且恰恰是由于创伤事件信息与个体生活故事、当前担忧等的相关性导致了闯入记忆的持续发生。对于闯入记忆机制的研究不仅关系着人类认知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且对于PTSD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对此方面的探讨能够对闯入记忆理论以及PTSD的临床治疗有所贡献。
其他文献
华晨中华V7车身尺寸为长4702mm、宽1932mm、高1753mm,轴距为2770mm,看尺寸基本与主流中级SUV相当,不过得益于来自宝马设计团队的深入支持合作,创意总监Alexandra Korndoerfer亲自担任外观创意顾问,意柯娜设计总监Samuel Chuffart操刀设计,V7整体显得宽大饱满,线条刚劲有力。可谓重塑了华晨中华品牌的SUV审美体系。  在设计细节方面,意柯娜汲取了中
期刊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栋梁与民族的希望,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富强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兴亡。尤其在进入网络时代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则
在校大学生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学业,积极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对待学业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情况可以投射出大学生在具体学习和以后工作中的态度,会影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