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对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单纯进行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均有所获益。但单一疗法已经难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关于其临床获益,目前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回顾性搜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首诊时新确诊的CRCLM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评估MDT诊疗模式对CRCLM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收治的,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患者:(1)年龄>18岁,性别不限;(2)ECOG评分<2;(3)有病理组织学证据,证实为CRC;(4)经影像学证实有肝转移;(6)于肿瘤科门诊或住院部首诊确诊为CRCLM的患者,且既往未进行任何肿瘤相关治疗;(6)既往无肿瘤病史;(7)初诊时无肝外转移;(8)既往无严重心脏病史;对所搜集的患者进行全程追踪随访,随访截至日期至2017年2月。根据患者入院后是否参与MDT会诊,将参与会诊的患者纳入MDT组,未参与会诊的患者纳入非MDT组。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差异,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两组间生活质量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P<0.06代表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筛选,共搜集符合条件的CRCLM患者114例,MDT组纳入患者63例(n=63),非MDT组纳入患者61例(n=61)。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原发灶情况(部位、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情况(部位、数目、大小)均无差异,P>0.0g。2.手术切除率两组共有4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总体手术切除率39.47%;MDT组共有29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64.72%;非MDT组共有16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26.23%;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6。3.生活质量MDT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恶心/呕吐及疼痛等方面有所改善,P<0.06;非MDT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仅在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恶心/呕吐及疼痛等方面有所改善,P<0.06;MDT组与非MDT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情况、恶心/呕吐及疼痛上的改善均有显著差异,P<0.06。4.生存期随访结束时间为2017年2月。MDT组随访4-41个月,随访结束时27人死亡,无失访病例。中位0S,1,2年生存率分别为26.04±1.44个月,93.66%,66.71%。非MDT随访3-40个月,随访结束时32人死亡,失访1人。中位os,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12 ±1.39个月,86.94%,39.34%。两组1年生存率无差异(X2=2.34,P=0.21),MDT组患者的中位0S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非M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S X2=6.00,P=0.026,2 年生存率 X2=11.26,P=0.001)结论:1.MDT诊疗模式可以提高CRCLM患者的手术切除率。2.MDT诊疗模式可以改善CRCLM患者的生活质量。3.MDT诊疗模式能够延长CRCLM患者的生存期(中位0S,2年生存率),对于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