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要发挥文化的涵养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教育部党组于2017年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强调要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把高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本研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紧扣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文化育人”工作部署要求,聚焦现实问题,思考如何在高校场域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塑造青年,着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研究梳理了高校文化育人的时代依据和理论依据。高校文化育人是时代的呼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需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文化需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先进文化的深厚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解决好文化安全这个重大课题;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需要文化的培育,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方针需要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需要文化的熔铸;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需要更加强化价值导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拓展需要更加重视文化涵育,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更加强化以文化育。高校文化育人具有丰富的理论支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育人的思想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原则;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文化育人的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包含的有关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阐明了文化育人的功能、特征、目标、内容以及方法路径,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据,充分说明了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
  研究回顾总结了新中国高校文化育人的历程和经验。从文化育人的制度政策设计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回顾了新中国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文化育人的政策设计发展大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发展同步,但又有其特殊轨迹。本研究也提出了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划分不同时间阶段对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进行考察分析的建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文化育人取得了重要成就,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支撑,文化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得到更加重视,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沃土。立足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必须不断优化文化育人供给,不断改进文化育人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文化育人载体。
  研究聚焦了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现实挑战。新时代西方社会思潮更加隐蔽地渗透传染,我国少数群体的焦虑心理和不满情绪在校园中的映射,社会思潮借助全媒体碎片化的传播扩散,都成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的复杂环境;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失语”“失踪”“失声”现象时有发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引导管理的形势更加复杂,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和用网兴趣习惯发生深刻变化,都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的现实挑战;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尚未实现提升“亲和力”的期待,尚未达到“活起来”的要求,尚未呈现“协同效应”,这些都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代大学生文化主体性自觉不足,通过“四史”学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视野还不够开阔,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五个认同”的整体性理解不深,部分学生批判分析外来文化和吸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强,这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必须把握的大学生群体性特征。
  研究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需要把握时代新人的成长规律和新时代文化育人规律,学深悟透活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育人的基本理论原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探索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行之有效的新路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育人功能,挖掘内涵创新表达融入生活,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生命力;创新小课堂发挥大课堂用活“基因库”,深挖红色革命文化的育人力量;优秀文化熏染大学精神滋养优美环境涵育,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优势。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教育,网上网下目标一致过程协同方法互补,筑牢抵御防范错误思潮侵袭的思想堤坝;理念手段基层工作全方位创新,强化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引领凝聚力;情感熏染实践涵育制度保障,厚植大学生情感上的爱国主义深厚情怀。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文化活动隐育、主题教育滋养、原创精品涵育,深化“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创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教育形式,全面实施“高校原创文化经典推广行动计划”。探索高校文化育人“一体化”育人模式,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基础上的文化育人共同体,创新高校“十大”育人体系框架下的文化育人模式,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下的文化育人机制。完善高校文化育人效果评价,增强高校文化育人效果评价的引领性、针对性、激励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止2017年底,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和增加值分别达到2.2万亿元和7811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0.95%,较于2013年呈现出翻倍式的增长,不过与同期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且呈现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现象。为均衡我国区域体育产业平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不少学者就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但基于已有文献,发现大多研究还停留在
中国经济保持高位运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发展的差异依然存在,而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农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农户作为最小的生产单元,探究传统农区农户的生活状况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丰富了农户生计领域的研究,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生计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研究的切入点,明确了相关概念,并以可行能力理论和可持续生计理论为理论
学位
契约环境(法制环境)与资产专用性中间品(契约密集度)投入密切相关。产品的生产涉及到大量的中间品投入,不同产业的最终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专用性中间品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中间品的专用性投入会增加契约的顺利执行的风险,这种专用性中间品的使用密集程度决定了产品对于契约执行制度的依赖性。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速一路放缓。在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制度依赖性较高的行业具
学位
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和贡献日渐凸显。新闻出版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因此,对新闻出版业的经济影响展开系统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从
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融资,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那么,信贷需求、融资渠道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现有研究中关注三者中两两关系文献较多,鲜有研究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信贷需求、融资渠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融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相关理论,有助于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同时还对于明确金融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坚定不断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加强金融业与制造业、
学位
吉奥乔·阿甘本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将生命政治学说重新推介在世人的面前,与以往基于“考古学”角度的解释不同的是,他从结构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内嵌于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中的分隔状态:法律和法律的例外,并通过对“神圣人”、“赤裸生命”、“例外状态”、“形式生命”等关键概念的解读,披露了现代西方政治的根本危机:生命被完全捕获进政治之域降低为无可缩减的赤裸生命,现代政治是建立在赤裸生命之上的死亡政治,制造更多的赤裸生
权利保护的意义在于调整和分配法益,权利的冲突也反映了各自背后利益的冲突。当权利双方都在追逐自身的利益时,权利冲突是很难避免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秘密权因其巨大的商业利益而受到经营者的重视与保护。同时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自身的知情权也逐渐地重视。由于商业秘密权和消费者知情权所保护的法益相对,因此即使两种权利都在正常行使的范围,权利冲突的发生仍然存在较大的可能性。并且由于法律规定
我国立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主要是在标准的全日制用工形式下进行相关制度的安排设计,非标准的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出现对目前劳动者的部分权益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此情况下,劳动立法虽然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但是在促进就业灵活性立法理念的指导下,相关法律制度的设计表现出国家强制力对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过度放松管制,导致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这与劳动法制倾斜保护劳动者的理念及法理相悖。我国劳动
最近十几年来,第三方资助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备受关注。第三方资助一方面可以帮助本来没有足够资金的当事人提起仲裁,另一方面也存在许多制度漏洞,如对仲裁程序保密性的影响、仲裁员与资助者之间利益冲突以及仲裁过程的影响。如果第三方资助人、受资助人等因为在现行的第三方资助监管体系中没有完全或根本没有披露义务,而在仲裁中没有法律义务,就没有义务自行披露。这种义务的缺失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仲裁员利益冲
学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视,特别是哲学界,多数哲学家都基于人类交往而提出过不通角度的交往理论。事实上,在任何一个社会发展时期,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始终注重对交往的探讨和反思。在中国古代,早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就多对交往阐述了各自的看法,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术”皆表达了对人与人理想交往状态的追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