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颅痛颗粒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影响、NF-κB、P-IκBα、IL-1β、TNF-a、COX-2的表达,探讨颅痛颗粒对偏头痛大鼠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分组:6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颅痛颗粒高剂量组(简称颅痛高剂量组)、颅痛颗粒中剂量组(简称颅痛中剂量组)、颅痛颗粒低剂量组(简称颅痛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2、给药:颅痛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颅痛颗粒4g、2g、1g/kg/d剂量灌胃,舒马普坦组给予舒马普坦6mg/kg/d剂量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每天一次,连续灌胃7天。3、造模:最后一次灌胃后1h复制偏头痛模型。正常组大鼠按照10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大鼠按照10mg/kg颈背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4、检测指标:(1)大鼠行为学变化:偏头痛模型复制成功后观察并记录180min内60只大鼠耳红出现及消失时间。同时以每30min作为一个时间段,记录180min内60只大鼠的挠头、爬笼次数。(2)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2%戊巴比妥钠按50mg/kg剂量对大鼠进行腹腔麻醉,断头取脑法取出新鲜脑组织置于冰上,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分离出脑干,置于EP管中,-80℃冰箱保存,Western Blot检测脑干NF-κB p65、P-IκBα蛋白的表达。(3)脑干IL-1β、TNF-a、COX-2阳性细胞数:大鼠灌注取脑,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分离出脑干,免疫组化检测脑干IL-1β、TNF-a、COX-2阳性细胞数。结果:1、行为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颅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舒马普坦组大鼠耳红持续时间缩短,挠头及爬笼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颅痛颗粒低剂量组比较,颅痛颗粒高、中及舒马普坦组大鼠耳红持续时间缩短,挠头及爬笼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颅痛颗粒中剂量组比较,颅痛颗粒高剂量组和舒马普坦组耳红持续时间缩短,挠头及爬笼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舒马普坦组比较,颅痛颗粒高剂量组耳红持续时间缩短,且挠头、爬笼次数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脑干NF-κB p65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脑干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颅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颅痛颗粒低剂量组比较,颅痛颗粒中、高及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颅痛颗粒中剂量组比较,颅痛颗粒高剂量组和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P<0.05)。颅痛颗粒高剂量组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脑干P-IκBα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脑干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颅痛颗粒组高、中、低剂量组及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颅痛颗粒低剂量组比较,颅痛颗粒中、高及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颅痛颗粒中剂量组比较,颅痛颗粒高剂量组和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P<0.05)。颅痛颗粒高剂量组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脑干IL-1β、TNF-a、COX-2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脑干IL-1β、TNF-a、COX-2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颅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IL-1β、TNF-a、COX-2阳性细胞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颅痛颗粒低剂量组比较,颅痛颗粒中、高及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IL-1β、TNF-a、COX-2阳性细胞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颅痛颗粒中剂量组比较,颅痛颗粒高剂量组和舒马普坦组大鼠脑干IL-1β、TNF-a、COX-2阳性细胞数降低,以高剂量组降低最明显(P<0.05)。颅痛颗粒高剂量组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颅痛颗粒能缩短偏头痛模型大鼠耳红时间,减少挠头及爬笼次数,具有治疗偏头痛的作用。2.颅痛颗粒能降低偏头痛模型大鼠脑干NF-κB p65、P-IκBα、IL-1β、TNF-a、COX-2蛋白的表达。3.偏头痛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颅痛颗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4.颅痛颗粒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的疗效呈剂量依赖性,以高剂量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