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封闭剂对I类洞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0207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用染料渗漏法,于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I类洞洞壁的深度,进而对其分级,用扫描电镜观察树脂充填体与牙体硬组织粘接面之间的超微结构,为探讨表面封闭剂应用于口腔临床时,能否达到减少微渗漏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60颗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且无龋坏、无隐裂纹、根尖已发育完成的前磨牙,分别于牙合面制备3mm(近远中向)*2mm(颊舌向)*2mm(牙合龈向)的底平、壁直、无洞缘短斜面的长椭圆形窝洞,使用3M自酸蚀粘接剂及3M Z350纳米树脂充填,并用金刚砂车针修形,然后用矽粒子抛光。并随机分为三组:表面封闭剂组:在充填体及其边缘2mm范围内使用35%磷酸酸蚀30s,冲洗15s,均匀涂布Fortify Plus表面封闭剂,光照20s;粘接剂组:在充填体及其边缘2mm范围内用35%磷酸酸蚀30s,气枪冲洗15s,涂布3M粘接剂,光照20s;对照组:表面不再做任何处理,经过冷热温度循环及染料渗透试验,用金刚石磨片将所有实验牙沿牙体长轴自充填体中央颊舌向劈开,在4×10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染料自窝洞牙合壁向下方渗入的深度并以0-4级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用扫描电镜观察树脂与牙体组织粘接面之间出现裂隙的情况。用spss17.0版本统计软件对本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描述以±S表示。三组间体视显微镜下染料渗入深度测量值的均数比较,在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条件下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做任意两组间比较,用LSD-t进行检验。若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统计学方法秩和检验。三组间扫描电镜下有无裂隙出现采用X2检验,进行任意两组间比较时,采用X2分割法。三组间染料渗入分0-4级评价分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⑴表面封闭剂组、粘接剂组和对照组染料渗入洞壁的深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⑵三组微渗漏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三组出现裂隙情况比较表面封闭剂组与粘接剂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封闭剂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表面封闭剂可有效减少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发生,而应用粘接剂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发生,为探讨表面封闭剂应用于口腔临床时,能否达到减少微渗漏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1、初步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悬浮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为纳米羟基磷灰石应用于牙周病的治疗提供依据。2、为本课题组今后研究纳米及介孔材料载药后对相关成纤维
世界名画大穿越
期刊
本文基于江苏省264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从企业自身特征、企业主特征、银企关系、市场因素实证分析影响不同类型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没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