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学习已成为互联网+时代重要学习方式。作为当代硕士研究生,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未来的教师,教育专业硕士自身具备信息化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未来的学生做出很好的表率和榜样。同时,课外的信息化学习行为也能体现一个人主动开展信息化学习的意识、情感态度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专硕由于其专业特征更应该强化对其课外信息化学习行为的培养与研究。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专硕课外信息化学习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研究课外信息化学习行为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已有的研究内容,并提出研究问题。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和解构计划行为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选定西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六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分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使用NVivo 11软件对文本进行编码、分类和概括,最终抽象出10个范畴,提出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扎根访谈内容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专硕课外信息化学习行为影响因素量表,通过小规模访谈和信效度检测,确定了量表的可信度,最终形成正式问卷。然后,以西北师范大学2016级-2018级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专硕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收回的数据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个体特征不显著影响行为意向;主观规范显著影响行为意向,教师影响和同伴影响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同伴影响对主观规范的影响远远大于教师影响对主观规范的影响;行为态度显著影响行为意向,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行为态度,兼容性显著影响行为态度。感知易用性不显著影响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显著影响行为意向,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感知行为控制,促进条件不显著影响感知行为控制。最后,基于结论与实际,针对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专硕课外信息化学习行为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