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编制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问卷,用以调查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及实践现状,并对ICU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培训,评价其效果。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Delphi),研制《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问卷》。2现状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7年4~7月对湖南、广东、北京、河北4省的14家三级医院420名成人ICU护士进行调查。3实施培训:于2018年1~2月对某三级甲等医院40名ICU护士进行为期4周、共12学时的疼痛管理知识培训。4效果评价: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利用相同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收集培训前后ICU护士和患者的资料,比较前后两阶段资料的差异,以评价疼痛管理知识培训对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行为及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1《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问卷》共5个维度38个条目。(1)信度检验:问卷的总体Cronbach′sα为0.834,各维度的Cronbach′sα在0.713~0.849之间;总问卷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为0.905,各维度重测信度Pearson相关系数在0.706~0.887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问卷Spearman-Brown系数为0.883,各维度Spearman-Brown系数在0.702~0.824之间。(2)效度检验:总问卷CVI为0.91;5个公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的56.67%;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89~0.808之间,各维度间相关系数在0.138~0.389之间,各条目与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在0.182~0.689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共收取420份有效问卷。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总均分为23.01±5.58分,平均正确率为为56.1%,知识偏低水平。不同ICU类型、年龄、学历、职称、疼痛继续教育频率ICU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省份、性别、ICU工作年限ICU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培训对护理人员疼痛知识的影响培训后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总均分(28.78±3.40),高于培训前的水平(20.7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7,P<0.01);培训后ICU护士疼痛的基础知识得分、疼痛评估得分、疼痛的非药物治疗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后ICU护士疼痛的药物治疗得分和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培训对ICU护士疼痛管理行为的影响(1)培训后未执行疼痛评估者仅2.5%,较培训前(17.5%)明显下降,疼痛评估频率以2次/班(50.0%)和>2次/班(40.0%)为主,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09,P<0.01);培训前ICU护士以应用主观疼痛评估工具为主,其中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FPS)占55.0%、数字评分法(NRS)占35.0%,客观疼痛评估工具应用很少,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仅占10.0%;而培训后客观疼痛评估工具CPOT应用增加至72.5%,主观疼痛评估工具FPS、NRS的应用分别减少至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43,P<0.01)。(2)培训前后两组患者在ICU经历的最严重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69,P>0.05),当前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6,P<0.01)。结论1《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的测量工具。2 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水平偏低,临床实践不足。3疼痛管理知识培训能提高ICU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改善ICU护士的疼痛管理态度,促进其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实践,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