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表现在金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多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其中提供支付系统、动员金融资源和有效资源配置三方面是最为主要的。转轨时期我国的金融体系在提供支付系统、动员金融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低效率,其对国有经济的支持必然舍弃了对快速发展的非国有经济的支持。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金融组织形式与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这是金融内生于经济的结果。转轨时期,我国金融体系和金融组织的单一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应运而生。 转轨时期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渐进改革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特别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政府的金融控制政策。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有更多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经济的二元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有不同的金融组织和形式为之服务,而国有金融体制转变的滞后不能提供与此相符合的金融服务。转轨的逻辑起点是国有经济的强大,它成为政府实现目标的主要力量,因此政府通过金融控制以达到对国有经济的金融支持,这种金融控制政策制约了非国有经济获得金融支持和服务的要求。这些是促成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民间金融的产生还与一定的文化环境相联系,它成为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组织和形式的基础。 任何金融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运营。在政府金融控制政策下的民间金融的资金供求有其特殊性,对其资金的供求研究也是对民间金融研究的重要一面。据此,本文研究了民间资金来源的背景、主体及其原因和特点。放权让利的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同时改革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与储蓄结构。对于民间资金的需求,避免与供给雷同,主要研究了转轨时期民间资金需求的特殊性。其一是短缺经济刺激了非国有经济的投资需求;市场化改革形成的市场微观主体的多元化引发了对民间资金的多样性的需求,这是其二。最后,结合转轨时期国有金融对金融资源的垄断以及其服务的弊端论述了民间资金供需的矛盾及其原因。 转轨时期,政府的金融控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产生了多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本文对转轨时期的民间金融组织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根据定义,将民间金融组织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块并分别加以考察,找出它们的运行规律及存在的问题。体制内的民间金融组织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和新近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以及被关闭的农村合作基金会。体制外的民间金融组织形式主要论述了民间自由借贷、民间集资、和会、私人钱庄等。最后考察了转轨时期民间金融的市场利率情况,分析了影响民间金融利率的因素以及民间金融利率高于正规金融利率的社会经济影响。 转轨时期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民间金融与市场化的制度变迁、民间金融与市场结构、民间金融与金融结构、民间金融与经济效益、民间金融与地方信用体系、民间金融对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察了民间金融在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首先分析了民间金融在市场化的制度变迁中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作用,揭示了民间金融是推动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阐述了在现实经济结构中存在着规模不等的众多经济实体,民间金融在细分市场中定位于中小企业,为之提供服务,并对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理论上对其做出了阐释:同时,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民间金融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弥补了国有金融体系的缺陷。再次论述了在现行的金融结构以及动态发展的趋势来看,民间金融将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并指出民间金融的存在提高了金融效率。接下来论述了民间金融与经济效益,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民间金融对现行经济效益提高的作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论文提出民间金融的存在促进了民间信用体系的形成。最后,论文也阐释了民间金融由于缺乏规范而给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与现行的金融体制之间存在着冲突,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管理民间金融将直接影响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形势,我国将面临着发展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的局面,因此必须需要有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正在发生转变,这也为民间金融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接下来论文论述了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阶段所应选择的金融体系类型以及由此民间金融的发展趋势。最后,根据民间金融的发展,阐明政府应采取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