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习相对较为紧张,高中生物难度不断增加,知识结构更加复杂而又系统,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至关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共同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和任务,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鉴于此,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课程实践教学法,重点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文献研究发现,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利于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增强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六条意见,包括科学分组、强化团队意识、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评价、教师扮演角色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状,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课堂使用率不高,教师接受度低,教学设计不合理,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在教学实践环节,随机选择高一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在生物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选择平行班级作为对照班,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结束后通过调查、成绩测评和访谈,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成绩等明显提高,师生情谊和同学感情也得到增强。本研究结论,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生物学的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具备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