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习相对较为紧张,高中生物难度不断增加,知识结构更加复杂而又系统,给高中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至关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共同努力实现学习目标和任务,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鉴于此,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课程实践教学法,重点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文献研究发现,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利于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增强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六条意见,包括科学分组、强化团队意识、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评价、教师扮演角色等。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状,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课堂使用率不高,教师接受度低,教学设计不合理,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时间分配不合理,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在教学实践环节,随机选择高一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在生物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选择平行班级作为对照班,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结束后通过调查、成绩测评和访谈,检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归纳总结知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成绩等明显提高,师生情谊和同学感情也得到增强。本研究结论,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生物学的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具备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我们用单纯补肾中药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8.4%[1].为了进一步探讨青春期功血的发病机制及补肾中药对该病的治疗机理,我们
铸造Al-Cu合金因其具有高强度、低密度性、良好的延展性,以及室温和高温性能优异等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重点领域。但是,由于Al-Cu合金铸造性能差,在凝固过程中容易产
目的评估富血小板血浆(PRP)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渭南市骨科医院骨科治疗的206例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
简单介绍了省级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地位和应承担的责任;阐述了地方文献作为特色资源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中所占的优势,以及建立地方文献规范数据文档的意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