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中年人群中,心肺耐力和体力活动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使用改良Bruce跑台测试对502名45-59岁的中年人进行心肺耐力测试,其中具有往年体检结果的受试者189名。探讨心肺耐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心肺耐力水平对受试者近年来糖脂代谢变化趋势的影响;(2)进行心肺耐力测试的受试者中抽取100人佩戴7天加速度计,客观测量一周体力活动水平,探讨静坐少动行为、静坐少动间断和低强度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心肺耐力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体力活动模式的受试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特征。研究结果:(1)中年人群峰值摄氧量与BMI、腰围、腰臀比、体脂百分比和甘油三酯均存在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2)2012-2014年期间,心肺耐力水平对男性总胆固醇和LDL-C的变化趋势具有显著影响,心肺耐力水平最高的男性总胆固醇和LDL-C均最低且变化幅度最小;(3)中年人群中,静坐少动行为与躯干和下肢脂肪堆积的相关性较密切且独立于MVPA;男性中,静坐少动行为与总胆固醇和LDL-C正相关;女性中,静坐少动行为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LDL-C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4)男性LPA时间与甘油三酯负相关,但对MVPA、静坐少动行为和BMI进行校正后相关性减弱;(5)男性中任何持续时间的静坐少动间断与HDL-C正相关,持续1分钟的静坐少动间断与总胆固醇负相关,但校正BMI的影响后显著性消失;(6)静坐少动时间短且体力活动充分的受试者体脂百分比、腰围、腰臀比、总胆固醇和LDL-C低于其他三组受试者。研究结论:(1)中年人群中,心肺耐力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具有改善作用,心肺耐力较好的中年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较少;(2)心肺耐力对中年人群增龄性脂代谢状况具有保护作用,心肺耐力水平高的男性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最低;(3)中年人群中,静坐少动越长,躯干和下肢脂肪堆积越多,脂代谢状况越差。静坐少动行为对女性的糖代谢也有不利影响;(4)男性中,静坐少动行为中的间断越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而只有持续1分钟以上的静坐少动间断才有降低总胆固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