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群心肺耐力、体力活动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中年人群中,心肺耐力和体力活动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使用改良Bruce跑台测试对502名45-59岁的中年人进行心肺耐力测试,其中具有往年体检结果的受试者189名。探讨心肺耐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心肺耐力水平对受试者近年来糖脂代谢变化趋势的影响;(2)进行心肺耐力测试的受试者中抽取100人佩戴7天加速度计,客观测量一周体力活动水平,探讨静坐少动行为、静坐少动间断和低强度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心肺耐力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体力活动模式的受试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特征。研究结果:(1)中年人群峰值摄氧量与BMI、腰围、腰臀比、体脂百分比和甘油三酯均存在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2)2012-2014年期间,心肺耐力水平对男性总胆固醇和LDL-C的变化趋势具有显著影响,心肺耐力水平最高的男性总胆固醇和LDL-C均最低且变化幅度最小;(3)中年人群中,静坐少动行为与躯干和下肢脂肪堆积的相关性较密切且独立于MVPA;男性中,静坐少动行为与总胆固醇和LDL-C正相关;女性中,静坐少动行为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LDL-C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4)男性LPA时间与甘油三酯负相关,但对MVPA、静坐少动行为和BMI进行校正后相关性减弱;(5)男性中任何持续时间的静坐少动间断与HDL-C正相关,持续1分钟的静坐少动间断与总胆固醇负相关,但校正BMI的影响后显著性消失;(6)静坐少动时间短且体力活动充分的受试者体脂百分比、腰围、腰臀比、总胆固醇和LDL-C低于其他三组受试者。研究结论:(1)中年人群中,心肺耐力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具有改善作用,心肺耐力较好的中年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较少;(2)心肺耐力对中年人群增龄性脂代谢状况具有保护作用,心肺耐力水平高的男性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最低;(3)中年人群中,静坐少动越长,躯干和下肢脂肪堆积越多,脂代谢状况越差。静坐少动行为对女性的糖代谢也有不利影响;(4)男性中,静坐少动行为中的间断越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而只有持续1分钟以上的静坐少动间断才有降低总胆固醇的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Youssef提出的分数阶广义热弹理论,研究材料特性随温度变化的含有球腔无限大体边界受热冲击的动态响应。借助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数值反变换技术,得到了模型的无量纲温度,位
不同数据体系下,现有空间数据不能直接再利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不同数据规范,将转换内容从地理要素和要素属性方面进行分类,结合转换过程中需要的专项编辑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设计方案,合理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根据提出的设计方案,利用VC进行开发实现。实践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以合理解决数据再利用问题,并且其批量的处理使得效率大大提升。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作为一种被动控制装置,常设置在高耸结构中来控制结构的风振响应。同时,该控制装置安装在实际结构上时存在空间位置有限、TMD行程受限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
由于Helmholtz方程的Cauchy问题的解不连续依赖于所给的Cauchy数据,Cauchy数据的一个小小扰动引起解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该问题是严重的不适定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的不适定性,
哪些商业模式有助于提高非遗原本的生命力,哪些会削弱、损伤它们的生命力?我们必须面对令人遗憾的现状:全球的生产和生活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适应于农耕社会
1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成纤维细胞外观、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MSCs最早在骨髓中发现,随后研究者们陆续在脐带、脐血、胎盘、脂肪、肌肉、皮肤、牙周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