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在层状非均质盖层中的迁移-泄漏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O2地质封存已经成为大规模CO2减排的重要手段。长期封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CO2地质封存得以推广和延续的重要基础;其中,盖层的封闭性能评价是场地筛选和安全性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掌握CO2从储层进入盖层,并在盖层中迁移-泄漏的机理与过程,将会有助于开展盖层封闭性能评价及为CO2泄漏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岩心尺度突破压室内测试,开展了场地尺度的CO2在盖层中迁移-泄漏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CO2在非均质盖层内的迁移形态与泄漏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储层压力变化对CO2泄漏的影响,并为工程泄漏风险预测和防治提出了建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研发了一套集合分步法、连续法和脉冲法多种方法的突破压测试仪,适合多种岩性、较大突破压变化范围的突破压测试;对脉冲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在一次试验过程中测得岩样表面的进气值、岩样突破压以及水驱气过程的毛管压力Psnap-off。使用该突破压测试仪和改进脉冲法对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内的神华CO2捕集与地质封存示范工程的四组泥岩地层岩样进行了突破压测试,为盖层封闭性能评价和后续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可靠地参数取值依据。  根据露头岩石的统计参数和随机场理论,结合本研究中泥岩突破压测试结果,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和突破压的非均质性,建立了三种盖层模型:均质模型、非层状非均质模型和层状非均质模型。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角度出发,非均质模型中与均质模型相比具有明显的“高渗区域”和“低渗区域”;在三种盖层地质模型中,非层状非均质模型内部的垂向连通性最好,而层状非均质模型内部的垂向连通性最差。  基于前文中建立的三种盖层模型,利用TOUGH2对CO2在盖层中的迁移-泄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发现:首先,CO2在地层中优先进入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大、突破压较小的孔隙,故其分布规律与孔隙度、渗透率相同,与突破压相反;其次,非层状非均质性将会促进CO2沿垂直方向上的迁移,而层状非均质性将会阻碍CO2沿垂直方向上的迁移;此外,层状非均质性将会大幅降低CO2穿透盖层发生的泄漏速率。  在层状非均质盖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OUGH2数值模拟研究了储层压力变化对CO2泄漏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储盖层的压力差和盖层属性决定了CO2是否发生泄漏;其次,相同盖层属性与储盖层压力差的条件下,储层埋深越大CO2质量泄漏量也越大;此外,如果CO2在储层压力开始衰减之前发生泄漏,其泄漏速率将会迅速增加。随着CO2注入的停止,CO2泄漏速率也会随之衰减,并最终衰减为零。储层压力的变化对CO2泄漏的演化规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当避免注入过程中储层压力的过快积聚,并加快停止注入后储层压力的衰减。储层压力管理(例如:注采井群)的设计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大规模CO2注入的必须手段。
其他文献
本文以荆花石膏矿为依托工程,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石膏岩矿柱—护顶层支撑体系破坏机制的突变理论研究》(51274188)为科研背景,通过矿物成分分析实验、电镜扫描等基础
该文所讨论的锚杆-树根复合挡土结构,是由两竖向树根桩通过桩顶横梁和土层锚杆连接而形成的复合结构.具有较好的空间效应和较大的侧向刚度,可以有效地限制挡土结构的侧向变形
该文利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三种手段对不耦合系数对压缩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岩石的动态破坏准则作为岩石压碎的判据,推导了计算压缩圈半径有理论公式.根据现场
接触问题属于变动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问题.该文在对接触条件进行分析后,从多变量的分区广义势能原理出发,基于广义协调理论,探讨了通过构造广义协调单元分析接触问题的一般方法
该文以北京地铁复-八线,大北窑段车站区间隧道水平局部冻结工程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以相似理论为基础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冻结施工中,冻融现象对地表变表的影响.该
乌东德水电站地下主厂房规模巨大,跨度及高度均位居世界前列,地下电站整体位于由碳酸盐岩类构成的层状岩体之中。由于部分洞段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较小,加之自身陡倾角的特点,对
可持续发展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议题,向地下索取能源、资源、战略空间的工程活动不可避免地诱发地下环境的改变、甚至污染与破坏。这些工程共性问题为外来流体污染物因泄漏或
论文围绕“钢结构可视化分析”这一主题,引入“多线程”、“智能联动”的概念,介绍了钢结构的可视化建模(前处理)系统VCIP。 论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课题提出的背景
该文在参考一些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基础加固、托换、建筑物的纠偏方法施工工艺、适用条件和经济比较者了系统的总结分析.同时对于该类工程中
该论文系统地评述了前人在岩石压剪断裂及断续节理岩体强度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含断续节理岩体的破坏机理,表现为与岩石压剪断裂有关的岩体构造性质所决定的复合断裂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