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人格透析--兼论《孟子》书中的孟子形象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孟子及其弟子完成于战国中期的《孟子》一书,在传播儒家学说的同时,亦成功地展现了较为完整的孟子人格.孟子人格的形成有赖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影,主要涉及时代冲激、家庭影响及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孟子人格是多维的.作为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者,孟子提出了与"霸道"风格迥异的仁政王道思想.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他周游列国,四处奔波,孜孜以求.作为卓尔不群的谈辩之士,孟子充分展现了其能言、善辩的人格力量.他通过对旁征博引、因势利导、敌入彀、归谬反驳、执经行权等诸种谈辩方法的娴熟驾驭,以实现张扬学派观点、批驳邪说淫辞之宗旨.作为以培育英才为乐的教育家,他视教育为人生三大乐事之一,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展现出鲜明的教育风格.作为勇于探索的哲学家,他在抽象思辩领域卓有建树,对当时诸子讨论的一些哲学问题,如人生本真,天人关系等,阐述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孟子的人格精神对两千年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亦不失其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该文联系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背景,具体解释、辨析和评价了各个阶段的崇高说及其传承关系,揭示了西方崇高观发展的线索:崇高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被认为是道德上的高尚,在
该文以昆德拉的小说观念,即"小说是什么"为研究象,试图通过对其小说观念的研究,理清其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复杂关系,并在这一疏理过程中发现昆德拉小说观念自身的独特性.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