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述法是指教师用口头语言进行讲述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知识传递效率高、教师课堂把控强等优点。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讲述法在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作用大、地位低的异常现象。通过调查问卷得知,讲述法是初中历史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运用讲述法教学的过程中却存在教师想讲不敢讲、该讲不会讲的矛盾,以及学生想讲不能讲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讲述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以实现讲述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正常使用。实施策略包括如下五点:一是对知识进行分类,依据知识类型选择正确的讲述方法;二是在讲述法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讲”进行问题引导,通过创设情景来“重建”历史,同时辅以历史教师的问题引导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与思考,从而加强讲述法教学的启发性;三是通过提升历史教师的讲述技巧,将冰冷的历史知识讲出深度、讲出温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讲述法教学下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四是将讲述法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优势,也要避免“机灌”问题的出现。同时,历史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注重史料的价值,将教师情感融入于讲述法教学中,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古籍联合目录既能资源共享、方便读者,又有利于古籍保护和学术发展,但是现有的古籍联合目录收录数量与我国的古籍总量不成正比,质量也参差不齐。网络环境下,古籍联合目录的编撰需
人们对于社会信用的缺失,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和个人信用的缺失,以及这种普遍的信用缺失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而很少关注银行自身信用的脆弱与缺失,这种信用缺失对金融市场的公正性
当前,国家非常注重宏观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并进一步加强了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上的协调配合.然而从部分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协调发展中依旧存在
作为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核心,馆长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要突出政治和法律责任,把握好尺度,要强化伦理价值,树立全局观念和综合治理观念,还应提供切实的技术性保障。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开展的院级及科室成本核算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越来越引起重视,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信息不仅可以为医院有效配置资源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也可以为政府制定卫生经济政策提供参考。省级公立医院较其他医院而言具有医疗服务项目多样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等特点,因而是开展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及研究的契合对象。然而目前,大多数省级公立医院无论是成本核算层级还是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