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式的机电设备,能够为穿戴者提供助力,提高穿戴者的运动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和医疗康复等领域,并逐步向民用普及。本课题设计的轻型行走助力下肢外骨骼系统主要用于增强穿戴者的下肢力量和运动能力,适用于负载行走等场合。本研究完成了下肢外骨骼系统的设计,针对系统状态检测和动力学算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证明了研制的外骨骼机器人具有助力效果。基于对人体行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式的机电设备,能够为穿戴者提供助力,提高穿戴者的运动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和医疗康复等领域,并逐步向民用普及。本课题设计的轻型行走助力下肢外骨骼系统主要用于增强穿戴者的下肢力量和运动能力,适用于负载行走等场合。本研究完成了下肢外骨骼系统的设计,针对系统状态检测和动力学算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证明了研制的外骨骼机器人具有助力效果。基于对人体行走运动特点的分析,本课题设计的行走助力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采用了拟人化构型,设计了多连杆机构保证髋关节的轴心与人体对齐,采用了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实现膝关节瞬时轴心的跟随,保证灵活性和舒适性的同时,兼顾了外骨骼的轻量化。设计了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控制系统和由多个IMU组成的传感系统,满足实时控制和外骨骼数据采集要求,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高精度的系统状态检测是解算动力学控制算法的基础。基于多点分布IMU传感器信息,实现了包括角度,角速度等状态信息量的解算,并基于LTSM神经网络,实现外骨骼检测角度到人体实际关节角度的校正,减小外骨骼与人体关节不对齐的影响。在无足底力传感器的条件下,分析了支撑相期间动力学无法求解的原因,建立了解耦动坐标系,实现了动力学建模。在该坐标系下,结合能量函数优化方法得到地面反作用力,解算关节力矩,实现外骨骼力矩控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外骨骼系统的装配和集成,并通过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通过与动捕系统对比实验,验证外骨骼系统状态检测的准确度。通过与测力平台测量结果对比实验,验证地面反作用力优化算法的有效性。最后由人机交互力反映出外骨骼具有较好的助力效,能够达到降低能量消耗的目的。
其他文献
飞鱼是一种可以在水下游动并能够完成水—空跨介质运动的动物,其卓越的水下与水—空跨介质运动能力受到学者们的长期关注,对飞鱼的运动进行模仿的机器人可以搭载多种传感设备,易于进行海洋环境的探测、探索与侦察。在军用、民用领域均有广阔应用前景。飞鱼则是依靠其尾鳍与水相互作用产生大的作用力,从而实现跨介质运动,在有隐蔽性与运动灵活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仿飞鱼机器人的相关理论研究,但是对其生物特
随着核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核设施因达到使用寿命而面临退役问题,人工拆除不仅效率极低,还会使工作人员面临很大的核辐射风险。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核环境下的液压破拆机械臂,通过末端携带不同的作业工具,可以很好的代替人工对核设施进行破拆处理,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对破拆机械臂的整体方案进行了设计,根据机械臂的驱动结构推导出液压缸与转动关节之间的位置和力矩转换关系。通过改进型D-H参数法建立了机械臂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用于家居服务的室内移动机器人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能够应用于室内服务场景的移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还不成熟,难以实现移动机器人在室内服务场景中的安全导航避障与操作。本文针对室内移动机器人在家居服务场景下的结构硬件通用设计指标与方法、移动机器人对室内环境的感知模型、室内移动机器人环境地图建模、室内全局路径规划以及针对室内行人的动态避障等关键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渐成熟,室内服务机器人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其具有优秀的环境感知能力。重定位技术作为室内服务机器人中重要的功能模块,决定了机器人在开机重启后能否确定其在全局地图中的位置。视觉重定位技术凭借传感器信息量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关键帧的视觉重定位算法实现了较高的定位精度,但在恶劣环境中,如重复纹理、视角变化等场景,由于特征匹配技术的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与人口爆炸的时代,仿人双足机器人类人的外形使其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作为教育与助老服务领域的平台无可代替。仿人双足机器人迈步运动的方式使其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多关节协调控制带来的运动灵活性几乎使其可以代替人完成所有的高难度动作,未来机器人军队设想应运而生。研究这样一个多驱动、非线性、强耦合、数学模型复杂的系统,无疑对剖析人体生物运动特性有极大的帮助,进而带动康复医疗领域技术进一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由于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灵活等特点,广泛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腹腔镜手术机器人主从力反馈控制相关问题,对主操作手动力学、主从运动控制、力反馈及限位力控制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首先,使用拉格朗日法建立主操作手动力学模型并仿真验证。以傅里叶级数作为主操作手激励轨迹,并改进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然后基于动力学参数辨识的方法,使用改进遗传算法对主操作手动力学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就医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接受血常规等需要静脉采血流程的检查,用来观察血液中组分和敏感指标含量并作为医生实施诊断的依据。目前临床上大多依靠护士进行手动采血操作。医护人员虽然经过了专业培训,但面对不同患者(尤其老人、幼儿)时仍然具有较高的失败率。随着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进步,开发自动静脉采血设备的技术条件逐渐成熟。本文针对肘窝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
突如其来的疫情,突显了防疫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匮乏。大规模咽拭子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此类繁重且危险的工作,仍然需大量医护人员高强度的辛苦工作。针对口咽拭子采样机器人采样技术研究需求,需要轻柔快速的采样力控制,对小面积不规则采样区域准确的视觉定位,以及面向应用的全自动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相关技术集成。为此,本文研究了基于柔顺操作的咽拭子机器人采样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核心的采样力柔顺控制技术
踝关节骨折辅助复位康复手术机器人具有简化手术流程、提高康复效果、节约医护人力成本等特点,能够依靠单一设备解决踝关节骨折复位手术常规牵引与术后的代替医师的重复被动训练,同时由于设计了对不同年龄,性别,尺寸的患者的踝关节尺寸的调节适应机构,极大的规避了常规设备由于等效旋转中心不与踝关节生理模型的缺陷,有效的提高了康复效果。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调研分析后,参考国内医院对踝关节骨折的手术与康复流程
仿生四足机器人具有传统移动机器人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在灾后救援、厂区服务、协同作战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场景。由于四足机器人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四足机器人如何在非平整地面稳定运动成为当下机器人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机器人足端摆动轨迹规划、足端地面反作用力计算及控制,在仿真环境下实现了四足机器人的稳定运动控制。本文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四足机器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四足机器人的控制算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