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界面螺钉是膝ACL胫骨隧道移植物最常用的固定方式,界面螺钉将移植物压向隧道骨壁以达到良好的固定强度,并促进腱骨愈合。临床术后影像学检查发现有界面螺钉偏移的情况,界面螺钉偏移会影响移植物挤压接触面积,从而有可能影响固定强度,因此术中我们使用导针以尽可能保证在胫骨侧平行置入界面螺钉。因此,我们假设界面螺钉偏移可能与导针粗细有关,使用直径更粗的导针可以减少界面螺钉的偏移。 目的: 通过本研究,研究ACL重建胫骨侧界面螺钉偏移的相关因素,并验证界面螺钉偏移可能与导针的直径相关。 材料和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将2016年08月-2017年08月在我院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96例根据术中胫骨侧置入界面螺钉时使用的导针直径大小分成2组:直径0.8mm导针组(组1)46人,直径1.2mm导针组(组2) 50人。胫骨侧界面螺钉偏移通过术后1周CT测量,在矢状面上界面螺钉长轴与隧道长轴的最大夹角为界面螺钉偏移角度;使用Kwon-Ick Ha的方法对界面偏移角度进行分度;术后6个月通过IKDC评分、Lysholm评分对患者随访进行临床效果评估。 结果: 组1界面螺钉偏移角度明显大于组2(P<0.05),且组1界面螺钉偏移角度>15°发生率大于组2(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平均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界面螺钉偏移角度患者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界面螺钉偏移角度与患者BMI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P>0.05),组2界面螺钉偏移角度与患者BMI的线性相关性显著(P<0.05)。 结论: 1、使用相对较粗的导针可减小界面螺钉的偏移角度并且可以降低偏移角度>15°的发生率; 2、两组间界面螺钉的偏移差异并没有造成患者短期的临床效果有明显差异,可能与术中加用门型钉增强固定有关; 3、界面螺钉的偏移角度可能与患者的BMI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