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SF-MPQ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客观评价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为肩周炎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疗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海南省中医院针灸科与骨科就诊,符合肩周炎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符合纳入条件的60例患者,根据就诊先后用简易随机数字表法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实施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取穴后采用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次,两组皆配合功能锻炼,每天一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的肩周炎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用简式McGill疼痛询问表(SF-MPQ)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相关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SF-MPQ评分、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中的PRI、PPI、VA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疗法都能改善肩关节疼痛;治疗组SF-MPQ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治疗后CM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疗法都能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治疗组CM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疗法在改善肩周炎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方面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组中,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中,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2.4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更优。结论:本课题观察、讨论了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发现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配合功能锻炼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而圆利针伞形刺并温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疗效更显著,副作用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