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白菜营养丰富,是我国北方冬季的主要供应蔬菜。干旱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全球性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土地面积的逐年攀升,山西省的农业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例如季节性干旱、过量施肥以及不合理灌溉都会导致大白菜的生长受到水分缺失等非生物胁迫的危害,尤其对萌发期及结球期的大白菜生长抑制作用显著。植物中的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LCD)是产生硫化氢(H2S)的主要酶之一,而H2S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气体信号分子新成员,可以参与植物对干旱、盐渍、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及生物胁迫的响应。本课题旨在将拟南芥中的H2S合成酶基因AtLCD整合到大白菜基因组中,尝试建立大白菜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大白菜的遗传转化抗旱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以及为提高蔬菜产量提供新思路。本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白菜再生体系的建立:以山西省的本土大白菜品种高抗玉青为材料,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琼脂浓度、pH值、AgN03、NAA、6-BA等因素对大白菜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培养基MS+2mg/L6-BA+0.3mg/L NAA+3mg/L AgNO3勺条件下再生率最高,达79,43%。2、大白菜的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以大白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优化大白菜的遗传转化体系,得出结论:高抗玉青的最佳筛选培养基为MS+2.0mg/L6-BA+0.3mg/L NAA+3.0mg/L AgN03+7.5mg/L Kan+50mg/LAmp,外植体在黑暗条件下预培养2d,然后用OD600=0.2菌液侵染3min,共培养2d时转化率最高,为29.6%。对抗性植株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AtLCD基因已整合到大白菜基因组中,并可以正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