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轮转换中教师话语和主持人话语的对比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话语分析引起越来越多该领域研究者的研究兴趣,会话分析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对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和课堂互动交流中的话轮转换系统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对比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即话轮转换机制及其实现形式。 话轮的转换机制是将各话轮作为机制的组成部分进行整体的链条式研究。而对于其实现形式的研究主要是将构成话轮机制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独立而深入的研究。 通过对各个话轮机制共四个分支十三个对比点的系统分析,以及对时长近二十小时、总计十七万字语料的统计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和课堂互动交流在宏观话轮转换机制上基本相同,符合Sacks等学者提出的日常会话话轮转换模式。 2.在微观话轮内部,二者存在一定区别,原因在于会话场景的既定性和主导人身份的约束性。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主持人和教师的话语意识,使其能够用符合身份和场合的话语促成更加成功、更加深入和多方受益的会话与交流。
其他文献
《布拉格之夜》  韩晗 著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韩晗,著名作家、学者。该书以时尚新颖的视角、深入浅出的表述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讲述了作者与妻子一道在捷克度蜜月的见闻,是目前第一部由中国作家完成的捷克文化摄影游记。  此次韩晗携自己的新书回到武汉,在汉街文华书城举办签售会。谈文化、聊历史、侃旅行,一个周六的下午时光在他的妙语连珠中变得格外短暂却让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疯了!桂宝.
期刊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对广州地区服务业会谈中的普通话/粤语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研究。该现象被视为是一种礼貌策略,通过这种策略可以避免面子威胁行为的产生或者降低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