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p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变化又受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我国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保法》第一条规明确定了环保法的目的,新法明确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环境资源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需要,在“回应型法”、“环境法功能进化理论”等基本理论基础上,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对环境法律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与国外实践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归纳出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国外的成功经验,从纵向制度和横向制度两个角度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环境法律制度进行了明确界定,提出了环境法律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和构建建议。具体如下:第一章为问题的引出,本章为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详细介绍了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基本概念,通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环境法律制度关系的研究,阐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需求及现实意义;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进行定位,阐述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定义、功能及价值。第二章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理论及现实依据研究,为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及现实支持。其理论依据包括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回应型法理论、环境法功能进化理论等;而现实依据包括东、中、西部跨区区域资源开发中生态保护空间问题突出、区域间环境不公问题严重、国家发展战略要求等三个方面。第三章是对国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考察,通过对美国、日本、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从实践和借鉴意义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外一些做法和成功经验,为我国具体环境法律制度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四章对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搜集大量资料对我国目前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关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第五章是本文的环境法律制度完善。本部分对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索,由构建原则到具体的环境法律制度,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提出制度构建的设想。
其他文献
<正>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之久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形成贸易顺差持久的根源所在。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
课改总会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开始阶段轰轰烈烈,起步都很快,但是做着做着就会遇到瓶颈。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问题是我们的课堂改革缺少真正的实践性方法论,教师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
报纸
生态保护水体是水环境标准体系中重要的一节。本文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态保护用水水质基准,详细介绍了评价因子、物种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