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是《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中的一个新诊断名词,该疾病患者常就诊于综合医院各临床科室,常以单个或多个躯体症状为主诉。患者对健康存在高水平焦虑,对躯体症状存在高水平关注,辗转就诊于各大医院,形成一种特殊的就医模式——“逛医”模式。这种就医模式与患者的疾病认知存在很大的联系。疾病认知是患者基于个人知识经验对疾病或症状持有的一种疾病信念,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疾病管理中患者的行为导向。疾病认知还直接影响个体对疾病的情绪反应及其应对行为,如治疗依从性。患者对疾病的负性认知水平越高,其依从性越低,康复及预后越差。SSD患者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导致该疾病复发率偏高。因此,在SSD患者的全病程管理中,及早改善疾病认知对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以及疾病康复都十分重要。但在综合医院,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十分有限。本研究旨在调查综合医院SSD患者疾病认知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1)在综合医院选取15名初发且未经治疗的SSD住院患者,根据质性研究方法设计出访问提纲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深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感知和信念。(2)对综合医院110名SSD患者进行自制疾病认知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量问卷的评定,以及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试,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疾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3)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结构式团体治疗技术等理论基础,探索一种新型的临床解决方案——结构式团体心理查房。(4)将综合医院110名SSD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仅参与常规查房、治疗和出入院团体,研究组除常规方案外参与结构式团体心理查房,随访疗效及依从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质性研究结果归纳总结出SSD患者的疾病认知如下,第一:症状识别方面,如否认躯体不适为心理疾病,对疾病理解度低;第二:服药顾虑方面,如担心药物副作用,担心药物成瘾性,以及坚持长程规律服药的困难性;第三:情绪反应方面,沮丧无助感明显。并根据此质性分析结果总结提炼出一份“疾病认知调查问卷”。(2)疾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存在较差的疾病认知,且人格特征如内外向、个体躯体化、焦虑程度,以及脑诱发电位如p300、p50以及MMN成分均可部分影响及预测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3)探索出一种适合于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高效的心理教育模式——结构式团体心理查房,旨在改善患者的认知,包括SSD的症状识别及病因理解,躯体症状和情绪障碍的区别与联系,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知识以及复燃复发等相关信息。(4)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参与结构式团体心理查房的患者的疾病认知改善更明显,且该临床解决方案在提高依从性和疗效改善上可能具有远期效应。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了解了综合医院SSD患者疾病认知的特点,并分析得出人格因素、心理健康状态、以及脑诱发电位对疾病认知有一定影响,探索出一种适合于综合医的临床解决方案,并发现该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并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疗效可能具有远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