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形成的风格各异的村落民居,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留存了丰富的乡土文化景观,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如何处理好乡村发展和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实地调查法、采访问卷法、归纳演绎法,研究了我国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系统的讨论了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概念和分类,并总结了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6个基本特征。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游憩环境承载容量理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提出了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对16种类型和6个基本特征的分析,确定了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主题。
(2)分析了我国现代乡村文化景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2个大的方面即物质景观的损坏、消失和非物质景观的遗失。在此基础上,依据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发布的《实施世界遗产保护操作性导则》,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基本原则和针对不同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内容的7种保护方法。
(3)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杭州龙门古镇传统文化景观进行现状分析,归纳了龙门古镇传统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并提出了传统文化景观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保护框架、主题及具体措施。
村庄的形成都有其自然、历史等渊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关注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规划和保护,有助于传承我国历史文化、改善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